培育南向種子 高學歷南亞姊妹做先鋒

高雄大學開辦「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人員培訓班」。(記者蔡清華翻攝)
〔記者蔡清華/高雄報導〕高雄大學開辦「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人員培訓班」,吸引近30名原籍越南、印尼姊妹報名,其中不少是碩士畢業或就讀研究所中,成為南向政策種子人才。
培訓班計畫主持人、高雄大學東亞語文學系越語組專案助理教授阮氏美香表示,課程開辦配合新課綱,將新住民語納入語文領域所需之教學人力需求,也為新住民培力多元發展。
自5月起利用假日上課,主要上課內容包括教案設計撰寫、電腦資訊應用、教具製作應用、新住民語文教材教法實務,最後進行教學實習與評量。6月另新開初階班,既有的越南、印尼語系外再新增菲律賓語,藉以鼓勵更多新住民學習。
學員之一,原籍印尼的鍾麗芳嫁來台灣近20年,好學精神參加編織袋、手工皂、語言等各種課程,感謝政府照顧之餘,也期待結業後能發揮所長,努力推廣印尼文化特色。
原籍越南、家住台南的陳金蘭、阮麗君情同姊妹,相邀專程到高大學習。陳為1996年第1批越南來台的新住民,努力融入台灣社會,在台南衛生所、醫院、移民署台南市第一服務站,擔任翻譯志工,協助同鄉姊妹大小事,也在多所國中小推廣越語。
同鄉的阮氏碧玉來台6年,畢業於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碩士班,工作期間認識另一半,成為台灣媳婦,目前也在台南多所高中教導越語,常以自身例子鼓勵學生多學語言,勇敢出走台灣拓展視野。

阮氏碧玉來台6年,畢業於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碩士班。(記者蔡清華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