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2018三峽梅樹月開展 台史博塵封90年畫作首見天日!

鹽月桃甫與他的巨作「母」,畫作已佚失,只留下複本。(記者翁聿煌攝)

鹽月桃甫與他的巨作「母」,畫作已佚失,只留下複本。(記者翁聿煌攝)

2018/03/17 16:28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2018三峽梅樹月」今天起開展,今年的主題為「與土地共振」,參展畫作主題人物當中,一位是幾乎被遺忘的日治時期在台日籍畫家鹽月桃甫,鹽月桃甫雖然是日本人,但是他對台灣原住民有深厚感情,在1930年霧社事件爆發後,他以一幅原住民母親在毒瓦斯煙霧瀰漫中護衛稚兒的巨作「母」,表達人道色彩的反思力量,李梅樹紀念館也特別向台灣歷史博物館借出塵封90年的畫作「邦查國人引見圖」參展,展出日期至4月29日止。

李梅樹紀念館長李景光說,鹽月桃甫(1886-1954),是第一位將早期日本油畫技巧與素材引入台灣的美術教育家,他曾任教於台北一中(現在的建國中學)及台北高校(台灣師大前身),由於鹽月曾催生日治時期的官辦「台灣美術展覽會(美展)」,並多次擔任「審查員(評審)」,他要求繪畫者創作的「地域色彩」,影響當時在台日籍畫家及台灣本土第一代西畫家,成為近代台灣油畫創作的播種者。

鹽月桃甫基於對原住民的情感,最早投入原住民創作,當時被稱為「蕃人繪畫者」,甚至在日人強力鎮壓霧社事件時,創作出作品「母」,在當時台灣引發很大爭議,鹽月桃甫在二戰後被遣返日本,倉促返國時,作品都無法帶回日本,大部分作品都已佚失,主辦單位向各公私立單位蒐集鹽月尚留存的作品,其中包括一直塵封在台史博的「邦查國人引見圖」,「邦查國」是早期阿美族人的自稱,當年首批原住民前往日本參訪,鹽月不僅使用阿美族的自稱,在畫作中也與日本人平起平坐,足見鹽月對原住民的尊重。

今年的梅樹月主題人物除了鹽月桃甫外,還有前輩畫家顏水龍、李梅樹和北藝大助理教授高俊宏的多幅作品,即日起至4月29日,假日有多場梅樹月講堂,另有3月24日「李梅樹紀念音樂會」在三峽客家文化園區舉行,詳情可聯繫李梅樹紀念館,(02)26732333。

鹽月桃甫的「邦查國人引見圖」一直封在台史博的儲藏室,首見天日。(記者翁聿煌攝)

鹽月桃甫的「邦查國人引見圖」一直封在台史博的儲藏室,首見天日。(記者翁聿煌攝)

鹽月桃甫用畫作表達對霧社事件中,遭毒殺原住民的人道關懷。(記者翁聿煌攝)

鹽月桃甫用畫作表達對霧社事件中,遭毒殺原住民的人道關懷。(記者翁聿煌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