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事件70週年紀念美展 緬懷受難台灣美術前輩
陳澄波最後一次參加台灣省美展,4個月後受難。(記者翁聿煌攝)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228事件造成台灣菁英死傷慘重,值此70週年紀念,三峽李梅樹紀念館舉辦「大時代的色彩─228事件70週年」紀念美展,以畫作緬懷受難的美術界前輩,以活動向他們致敬,展出作品包括陳澄波的最後遺作「玉山積雪」、遺書交待家人留存的「清流」,還有多幅228事件後,李梅樹和其他當代藝術家們對事件投射隱喻與哀思的作品,以創作傾訴藝文界在時代悲劇下的無奈與感傷。
李梅樹紀念館長李景光說,發生於1947年的228事件,與當時的許多位台灣藝術家生命交會,有人為此丟了性命,有人經歷逃亡或身陷囹圄,當時最受敬重的陳澄波因為代表民眾向軍方交涉,當場被捕,然後在兩週後的3月25日「美術節」被槍決,在戰後曾經蓬勃一時的美術界,開始以靜默面對回應時代變局,藝術學者謝里法說,228後「掛在省展與台陽美展(台灣兩大歷史悠久的美術展)牆上的靜物畫與風景畫,與228絕對離不了關係。」
三峽李梅樹紀念館舉辦「大時代的色彩─228事件70週年」紀念美展,蒐集當時歷經事件的美術家作品,試圖從畫作中追思創作者的苦悶與寄託,受難者陳澄波的孫子陳立栢也到場,展場掛著陳澄波的最後遺作「玉山積雪」、陳的遺書,和遺言交待家人留存的「清流」畫作,「清流」是他融合中西筆墨技法的代表作,曾代表台灣參加1933年在芝加哥舉行的世界博覽會。
首次公開的李梅樹畫作「張武曲肖像畫」,張武曲為台北3大布莊之一的「張亦泰商行」經營者,愛好藝術,戰後成立台灣第一個現代舞團,並在西門町開設台灣戲院(後被政府歸撥黨營,改名中國戲院),228事件時,因擔任「台灣省自治青年同盟」總隊長,遭當局列為首謀叛亂主犯通緝,到案後僥倖未被入罪,但積憂成疾一病不起。
現場還展出楊三郎、林玉山、郭雪湖、顏水龍、蒲添生、李石樵等人作品,參觀者可在他們的畫作陰詭譎鬱的筆觸和色彩中,捕捉到228事件後,藝術界對高壓統治焦慮絕望的情緒。
「228事件70週年」紀念美展,作品讓大家感受到美術界當時的絕望焦慮。(記者翁聿煌攝)
李梅樹1948年的作品「黃昏」,學者認為畫中人物帶著疏離的情緒,透露出時代的氛圍。(記者翁聿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