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情於此 台灣老建築的過往歲月
林小昇研究日治時期建築,踏查各地,搜集被拆除的老建築紅磚。(記者臺大翔攝)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不起眼的紅磚,原來藏有大學問!在日治時期,台灣生產的紅磚多會壓印商標,成為重要的時代建材特徵。知名建築部落格「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的格主林小昇,鍾情於收藏壓印商標的紅磚,並透過收藏這些紅磚,砌出台灣建築的故事。
林小昇自2010年開始在自己的部落格分享老建築的故事,迄今已超過上百篇文章,內容包含官署、民宅與工業建築,也包括許多不是列名古蹟的建築,補足了許多建築的空白歷史。「我們住的這個地方,在過去曾經是什麼呢?」這是林小昇利用下班時間研究建築的動力。而專注日治時期,則是因為「這個時代最不為人所知,以前的政治氛圍不允許,學校也不會教,所以就想把它補齊」。
他善用當時的官方文書、報章雜誌報導,以及二戰時美軍對台灣的航照,對一棟棟老建築的前世今生抽絲剝繭,以深入淺出的筆法介紹建築的來歷和特色。他在踏查各地老建築時候,不免見到建築物拆除的現場,做為日治時期建材特徵的「煉瓦」(紅磚)俯拾即是,因此開啟了他收藏煉瓦的道路。
林小昇說,磚是建築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台灣自荷治時代開始製磚,歷經明鄭時期與清代,但早期台灣的紅磚採人工濕式製作,製磚速度慢,且易受天候影響、不利控制品質,磚塊上也不會壓印商標,規格大小不一。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引進西方建築技術,日文的煉瓦(れんが)一詞即是指紅磚,「煉」代表著「燒製」、「鍛鍊」之意,規格也進行標準化,商標固定壓印在面積最大的那一面上。
日治時期,英商撒木耳洋行(Samuel & Samuel)及台灣煉瓦株式會社(Taiwan Renga)分別在台灣引進蒸汽動力的乾式機械製磚技術,產量和品質皆超越傳統濕式製磚,很快地席捲台灣市場。乾式製磚機的模具可在磚面上壓印商標與紋路,既可增加水泥砂漿在紅磚上的附著力,又可標明產品來源便於宣傳推廣。台灣煉瓦株式會社後來合併撒木耳洋行,以會社簡稱「TR」印製在磚面上的磚塊成為日治時期台灣紅磚的代表品,而商標又會因為磚廠與時期不同有所變化。戰後初期,製磚工廠仍然生產有壓印商標的紅磚,然而新式隧道窯讓濕式製磚自動化,成本降低且速度大幅提升,此後台灣便不再生產乾式壓印商標的紅磚。
老屋拆除後,所留下的紅磚常被移為他用,在台北市區偶爾可以見到日治時期的紅磚蹤跡。(記者臺大翔攝)
台灣煉瓦株式會社(Taiwan Renga)所生產的「TR」磚,是日治時期紅磚的代表性建材。(記者臺大翔攝)
台灣煉瓦株式會社全盛時期在全台有10多座工場,模具各有不同,因而各地的TR磚字體有著細微的差別。(記者臺大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