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旗袍男搜羅上千藏品 件件留存舊時故事

袁建偉平時都將旗袍收在木箱中,閒暇之餘則會拿出旗袍晾曬、除濕,這個過程對他而言就像是與旗袍「約會」。(林奕安攝)

袁建偉平時都將旗袍收在木箱中,閒暇之餘則會拿出旗袍晾曬、除濕,這個過程對他而言就像是與旗袍「約會」。(林奕安攝)

2017/10/15 08:30

〔記者邱璟綾/香港報導〕成衣時尚當道的年代,讓原本在女性間風行數十年的旗袍被貼上過時的標籤,但香港32歲的男性收藏家袁建偉對旗袍情有獨鍾,12年來收集了上千件中港台三地的旗袍,為民間的旗袍文化保存完整圖譜。

會開始愛上旗袍,對袁建偉來說全是偶然,10歲那年,一張女子身著旗袍的黑白照,眉目間典雅的氣息,讓他以為是女星肖像,直到意外得知影中人竟是以幫傭養大一家人的祖母後,他才發現「旗袍」是改變女性氣質的關鍵,從此他不畏外界眼光,一頭栽入旗袍世界。

身為一個男性,卻愛上婦女衣櫃裡的旗袍,如此衝突讓袁建偉在收藏旗袍時總背負許多原罪,「剛開始真的很辛苦,因為我是男生,每次問人『有沒有旗袍?』都被當成變態」,他靠著不斷詢問身旁女性、深入舊樓、廢墟,在垃圾堆中淘寶,終於打開收藏旗袍的知名度,短短12年間,超過千件的旗袍豐富了他的生活。

袁建偉的收藏多屬於民間日常穿著的旗袍,從1950年代海派風味十足的傳統旗袍,到1970~80年代融合西方設計的新式旗袍,其中更不乏海外華人捐贈的老旗袍。對於自己的藏品,袁建偉幾乎如數家珍,旗袍主人是誰?當時為何會製作這件旗袍?回憶起夾藏在一針一線裡的情感,總讓他的心裡湧現滿滿感動。

他認為,每一件老衣服都有它的故事,這也是旗袍迷人之處,但也不禁感嘆,「社會進步了,傳統卻不斷消失」,在收藏旗袍的過程中,他發現香港的旗袍師傅只剩下不到10位,其中最年輕者都已年逾七旬,讓他決意以文化傳承為己任。

因此他拜師、學習服裝設計,甚至到中學授課,旗袍幾乎佔據了他的生活,但袁建偉平靜地說,「推廣旗袍文化,不只是讓人穿上它,還要讓人認識它」,因此他帶著熱情走上講台,告訴學生如何認識旗袍?「哪怕100人中只有1人能夠理解,那也足夠了」。

他說,因為喜歡旗袍所以自稱「旗袍男」,這個別稱對他而言意義重大,彷彿有了使命感,一生都將與旗袍的絲絲縷縷交織成一片永不褪色的華錦。

生活週報10/15當期重點:

【旅遊】穿旗袍漫步遊台南

【寵物】狗狗嘔吐處理對策

【書訊】近期新書精選推薦

袁建偉當初因為祖母的一張黑白照,發現穿上旗袍能為女子帶來端莊典雅的形象,因此開始愛上旗袍。(袁建偉提供)

袁建偉當初因為祖母的一張黑白照,發現穿上旗袍能為女子帶來端莊典雅的形象,因此開始愛上旗袍。(袁建偉提供)

1950年代的旗袍雖然式樣簡潔,但款式已經漸漸大膽,膝上開衩的設計,即使今日看來也不退流行。(林奕安攝)

1950年代的旗袍雖然式樣簡潔,但款式已經漸漸大膽,膝上開衩的設計,即使今日看來也不退流行。(林奕安攝)

1960年代是旗袍文化最璀璨的時期,各種滿版花紋的旗袍款式為當時的時尚。(林奕安攝)

1960年代是旗袍文化最璀璨的時期,各種滿版花紋的旗袍款式為當時的時尚。(林奕安攝)

1970年代的旗袍設計融入西方文化,幾何圖形的款式越來越受歡迎。(林奕安攝)

1970年代的旗袍設計融入西方文化,幾何圖形的款式越來越受歡迎。(林奕安攝)

1980年代部分旗袍的設計回歸50年代平穩簡樸的風格,例如此件由台灣人跨海贈與袁建偉的旗袍就頗有50年代的風格,但加入西化的墊肩設計。(林奕安攝)

1980年代部分旗袍的設計回歸50年代平穩簡樸的風格,例如此件由台灣人跨海贈與袁建偉的旗袍就頗有50年代的風格,但加入西化的墊肩設計。(林奕安攝)

2017/10/15週日「生活週報」

2017/10/15週日「生活週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