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成教具 環境、能源議題變簡單
北科大與建國科大的團隊利用桌遊,讓學生認識綠色能源議題,成功引起學生興趣。(記者吳柏緯攝)
〔記者吳柏緯/台北報導〕科普知識融合時下正夯的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與桌遊,成為互動式教材走入校園。透過遊戲讓學生認識水泥開採、綠色能源等議題,不但成功引起學生興趣,同時也消除一些城鄉的教育資源落差。
台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博士生黃絜如指出,能源與環境議題都很艱澀也有高專業性,往往老師在教學的時候都是照本宣科或是輔助資料不足,學生難以吸收與理解,因此造成學習效率低落,而且也不一定知道後續要如何運用。
過去2年,團隊以「環境保護」為發展核心,與全台各地的中小學教師不斷交換教學心得,找出學生的興趣與老師的教學盲點,陸續開發出「CO2捕捉互動VR」、「綠色能源桌遊與AR系統」等輔助教學系統供老師在課堂上使用,更進一步走入台灣教育資源缺乏的偏鄉進行教學,讓學生除了寓教於樂,也藉此消弭一些數位與教育資源落差。
近期,因導演齊柏林進行空拍工作時不幸罹難,再度喚起民眾對東部水泥開採議題的重視。不過水泥開採除了可見的環境造成影響外,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也是一大隱憂。黃絜如說明,目前已有新的碳捕獲技術,可以利用氧化鈣捕獲開採水泥時的二氧化碳,避免溢散到空氣之中。
該團隊研發的「CO2捕捉互動VR」就是讓玩家扮演氧化鈣,利用手中的控制器捕捉飄散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的模擬環境是台泥的和平廠,黃絜如表示該廠區與工研院合作建置「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先導型試驗廠」就是有效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當初設計VR時才決定將該地設定為背景。
2年來,該團隊帶著這些研發成果走遍台灣各地,進行教學,特別是教育資源缺乏的偏鄉。黃絜如說明,這些系統對於台北的小孩而言或許見怪不怪,甚至家中就有,但是偏鄉的學生想都不敢想,甚至有不少學生是因為接觸了這些系統才知道VR是什麼。
黃絜如指出,除了發揮教育功能外,也希望能藉此消弭數位的落差,讓孩子們能夠享有一樣的教育資源。未來仍將持續開發系統與教具,黃絜如也希望,任何有需求的學校或老師都能主動與他們聯繫。
該團隊研發的「CO2捕捉互動VR」就是讓玩家扮演氧化鈣,利用手中的控制器捕捉飄散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記者吳柏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