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漁工漸取代中國漁工 前鎮漁港辦晚會同歡

「海洋文化之夜」於前鎮漁港舉辦。(記者黃旭磊攝)
[記者黃旭磊/高雄報導]中國漁工逐漸被非洲漁工取代,前鎮漁港舉辦漁民節海洋文化之夜,邀請坦尚尼亞漁工同歡。
7月1日為漁民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屬海員漁民服務中心於前鎮漁港西岸碼頭舉辦「海洋文化之夜」,邀請坦尚尼亞、印尼及菲律賓等上百名漁工同歡,海風吹拂、星光圍繞,漁工排隊享受美食,欣賞印、泰、越國歌舞並即興高歌,消除思鄉苦悶。
漁界指出,10年前中國四川、福建及內陸各省漁工擠爆岸置所,工資提高後,幾乎看不到中國漁工蹤影,業主轉向非洲求才,東非坦尚尼亞輸出最多人力。
坦尚尼亞漁工表示,跟各國朋友享用美食、歌唱,還交很多台灣朋友,晚會這麼辦,每年都還想來台灣參加。另名印尼漁工說,第一次在港邊參加活動,遙望著大海歌唱,心情瞬間開朗。
菲律賓漁工說,原本在船內工作,走出來船艙發現印尼、越南、泰國舞蹈,晚會專為漁工辦理,令人感動。
活動由漁業署、市府海洋局及高雄區漁會協辦。海員漁民服務中心主委翁秀琴表示,耶穌教導愛人如己,期待在台漁工享有同等工作權益及人權,互相成為有愛的一家人。

坦尚尼亞漁工享受義剪服務。(資料照,記者黃旭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