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椿象正值產卵期 農改場傳授防治藥方
荔枝椿象的卵殼。(圖由高雄區農改場提供)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4至5月是荔枝椿象成蟲的交配產卵的季節,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民,把握荔枝和龍眼果樹尚未開花的最佳防治時機,選用藥劑或生物防治。
高雄區農改場場長林景和指出,荔枝椿象主要發生在龍眼栽培區,或粗放管理的荔枝果園。1年只發生1世代,生活史包括卵、若蟲及成蟲3個時期。
林景和說,冬季時荔枝椿象多為尚未性成熟的成蟲,當氣溫回暖至約16℃時,成蟲開始在荔枝、龍眼的枝梢或花穗上吸食危害,性成熟後開始交尾產卵,4至5月為產卵盛期。
如果荔枝椿象的族群數量多,會造成枝葉生長遲緩、花穗萎縮或脫落,植株甚至枯死,影響荔枝產量與品質。此外,也會傳播荔枝或龍眼鬼叟病等疫病。
林景和說,荔枝椿象的成蟲受到干擾會有假死行為,同時分泌臭液,並掉落在地上,但很快又往樹上爬。民眾如果被噴射出具酸性腐蝕液的觸及皮膚或眼睛,可造成灼傷般的潰爛,相當疼痛,提醒民眾切忌徒手抓蟲,並避免接觸從樹上掉落的荔枝椿象。
高雄區農改場指出,成蟲過冬後大量消耗體內脂肪,對藥劑的容忍度較低,加上剛孵化的幼蟲對藥劑較敏感,對尚未進入開花期的荔枝、龍眼栽培區而言,是最佳防治時期。
如果果園已進入開花期且受到荔枝椿象危害,應停止用藥以避免傷及蜜蜂而影響到授粉及產量,此時可以平腹小蜂進行生物防治。也可在果樹主幹基部塗上黏膠,防止掉落的荔枝椿象爬回樹上。
藥劑防治時請避開花期,且選用核准用藥,例如75%陶斯松水分散性粒劑3500倍、2.5%賽洛寧微乳劑2000倍、48.34%丁基加保扶水基乳劑1000倍等藥劑,並應加強葉背與枝條縫隙的施藥。
荔枝椿象成蟲體背是紅褐色。(圖由高雄區農改場提供)
剛孵化的荔枝椿象。(圖由高雄區農改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