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鳥嶼港清港 環團憂:海砂覆蓋珊瑚礁群

澎湖鳥嶼港清港的海砂,堆置在澎澎灘東側。(讀者提供)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澎湖東海鳥嶼港新近進行清港工程,挖出的大量海砂,堆置在澎澎灘東側沙灘,保育團體擔憂冬季東北季風起,海砂會覆蓋珊瑚礁群,影響海洋生態;澎湖縣政府工務處表示,堆置地點與農漁局、國產署合勘,不會造成生態浩劫。
位在澎湖東海的鳥嶼,出入港口淤積嚴重,因此澎湖縣政府工務處規劃清港工程,清出35000立方公尺海砂,分別堆置在澎澎灘東側沙灘、鳥嶼公園內,由於澎澎灘為夏季燕鷗棲息重鎮,加上鄰近海域珊瑚礁群生長,環保團體擔憂冬季東北季風起,將海砂刮回海中,覆蓋珊瑚礁群導致死亡,引發生態浩劫。
針對環保團體的質疑,工務處長蔡淇賢表示,當地原本就是沙洲地形,退潮時會整片浮出海面,不是潮間帶地形,因此與農漁局及國有財產署共同會勘時,認為是堆置海砂的最佳地點,對於環境生態影響最小;至於當年澎澎灘是鳥嶼建港造成海砂流失,因水文改變而浮出的沙洲,為何現在又回流港內造成淤積?可能是水文再度發生變化。
其實水文發生變化不僅在鳥嶼發生,北海旅遊勝地吉貝島,原本北山是屬於侵蝕地形,但興建防波堤後,卻出現沙灘淤積,因此水文改變可能是因人為設施、颱風等造成變化,其中最大的影響就是建堤造港,澎湖龍門港也是因為延長防波堤,導致海砂往尖山林投飄移而去,因此如何保有現存的潮間帶,才能永續海洋資源,是現在澎湖縣政府努力的目標。

保育團體擔憂堆置海砂,在冬季東北季風肆虐下覆蓋珊瑚礁群,造成生態浩劫。(讀者提供)

澎澎灘是夏季燕鷗棲息重鎮,珊瑚礁群若被海砂覆蓋死亡,恐導致生態浩劫。(讀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