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切片檢測神經病變 台大技術獨步全球
台大神經科醫師謝松蒼的團隊研發出「微創皮膚切片技術」,傷口小、手術時間短、復原快,大大減少病患的痛苦。(記者吳柏緯攝)
[記者吳柏緯/台北報導]過去醫生診斷神經病變,必須透過神經切片手術,不但手術時間長、傷口大復原慢,甚至還會影響正常的作息生活。台大神經科醫師謝松蒼的團隊,建立微創皮膚切片技術,僅需一個0.3公分的傷口,就能診斷出因疾病或藥物造成的神經退化,罕見疾病「類澱粉神經病變」也能透過這項技術檢測。
謝松蒼形容,神經像自來水公司的管線,在颱風天的時候,在水管末梢的的用戶會最早沒水用。神經也是相同的情形,神經發生病變也多半從末梢神經開始。他表示,過去為了瞭解神經發生病變的情形,需耗費較大的成本與時間,手術對於病友而言也是一種折磨。
目前的新技術,只要15分鐘就能擷取皮膚切片進行研究,並透過基因檢測,分析病患的神經退化與病變情況,並提供醫師的診斷參考。
除了因糖尿病、尿毒症或藥物引起的神經退化外,這項技術目前也運用在診斷罕見疾病「類澱粉神經病變」。謝松蒼指出,這項疾病在過往被認為是發病原因不明,而且發病初期除慢性腹瀉外並沒有明確的徵兆,因此許多人會被診斷為腸躁症或其他腸胃疾病,但當病友發現自律神經失調、行走困難時,往往都已經是非常嚴重的情形。
透過微創皮膚切片,研究團隊發現「類澱粉神經病變」的病友,皮膚汗腺周圍的神經明顯較正常人少,而且根據臨床的觀察,神經密度越低,發病的速度越快。
目前「類澱粉神經病變」雖可以透過這項技術做先期診斷,然而卻無法有效的治癒,僅能透過醫療減緩病情惡化。
不過謝松蒼建議,若家中親友中有人罹患此疾病,或者長期慢性腹瀉、手腳無力或對於冷熱較為不敏感的情形,應該要進行檢測,若提早發現將有助於醫生規劃治療計畫,延緩病情惡化。
團隊成員也親身參與實驗,留下傷口復原後的疤。(記者吳柏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