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僑生存錢4年 請父母來台看他畢業
清華經濟系畢業生紀曾順(中)就學期間打工存機票錢,如願請爸媽參加畢業典禮(記者蔡彰盛翻攝)
〔記者蔡彰盛/新竹報導〕國立清華大學今天舉行畢業典禮,經濟系僑生紀曾順從大一開始存錢,希望父母能到清華參加畢業典禮,今天終於實現夢想。
來自馬來西亞的經濟系畢業生紀曾順從從大一就開始打工存錢,希望買機票讓父母到台灣參加畢業典禮。「這件事情想了很久,想讓父母來看兒子大學生活是怎樣過的。」紀曾順說,今年年初他就為父母訂了馬國來台灣的機票,「很期待也很開心。」還有僑生的家屬「三代同堂」都來參加畢典,顯見家族的重視。
畢業典禮上,校長賀陳弘以「君子不器」勉勵畢業生,期許他們不劃地自限,培養更強大的能力與心量。校友工研院長劉仲明說,一般人常說「全球思考,在地行動」,他卻以「在地思考,全球行動」勉勵學弟妹。
劉仲明舉了兩個工研院創新技術例子來說明「在地思考,全球行動」的觀念,第一個是看到雲林西螺果菜市場上百台的拖板車,造成嚴重廢氣與噪音汙染,而開發出的電動拖板車,將在幾年內全面汰換完成,未來這項技術也可輸出到印度等其他新興國家。
第二個例子是如電影「鋼鐵人」中的行動輔助器,這項發明原為協助台灣一位癱瘓的醫生站起來,但吸引到美國廠商投資生產,未來將可幫助更多在戰爭上受傷的士兵。他強調,學弟妹只要找到可聚焦、有意義的問題,必能運用在清華學到的學識,解決世界的問題;不再只是追隨者,而能做到世界領先。
研究所畢業生致詞代表,動力機械所黃靖欹分享了在清華6年的回憶,有快樂有挫敗,還有許多研究生都能感同身受「擔心畢業又擔心無法畢業」的心情。然而,她也說,學習自己所懷抱熱情的事物,永遠不會錯。守護自己未來人生道路的不是清華的光環,而是在清華學習到的誠實研究的態度、實事求是的態度、不放棄的態度。
今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共有大學部1780人,碩士班1800人,博士班3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