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院地震預警 半年內可望應用於住宅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震中心主任張國鎮針對地震預警及評估相關科技應用,相關接受媒體訪問(記者楊綿傑攝)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台灣位處地震頻繁區域,每每發生震災即可能造成生命及財產的損失。雖然地震仍無法被預測,但相關預防工作是目前可以努力的方向。自921地震後,科技部國研院國震中心與有關單位積極推動「地震減災三部曲」,其中地震預警系統,最快半年內可望在社區或私人住家開始應用。
「地震減災三部曲」內容包括地震預警系統內容包括震前建物評估補強、震時透過預警系統降低損失,以及震後早期評估震損等。今國研院國震中心以高雄美濃地震為例,提出目前應用先進科技來的成果。
國震中心主任張國鎮表示,在完成耐震技術研發後,已與教育部合作進行「校舍耐震評估與補強計畫」,10餘年完成4000多棟校舍補強工作。而在美濃地震中,經過評估並補強的校舍,幾乎沒有發生結構性的破壞。
而在地震預警系統方面,配合計畫也已在各學校設置200多站,透過平時災害演練,並藉由預警系統於地震前發生數秒至數十秒,透過全校廣播發布警報,協助人員有效避難減低災害。
地震發生之後,除救災行動進行,國震中心能於1至2分鐘內完成地震損失評估,並提供地震造成的可能傷亡與災損位置,使政府應變行動與後續理賠評估更有效率。
不過對於此次並未準確預測維冠大樓傷亡的部分,張國鎮強調,本系統是透過屋籍資料及當時建築規範等大數據及時間序列來做預估,而維冠的問題是因為依照規定進行設計及施工,這是另外一個層次的問題。
關於應用方面,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震中心研究員林沛暘表示,目前這套系統已於竹科、中科、南科、斗六園區陸續進行建置及應用,交通設施方面,高鐵也是合作對象,未來也不排除可能擴及台鐵甚至捷運,且有相關保全業者正洽談技術移轉,最快半年可望開始提供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