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編響藺!老少一起編藺草

大甲區西岐社區發展協會傳承藺草編織工藝。(記者歐素美攝)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大甲區西岐社區發展協會為傳承藺草編織工藝,舉辦「百人編響藺,老青藺編」活動,近百位社區婆婆媽媽與小朋友一起編藺草,80歲的呂秋菊阿嬤,從8歲就開始編藺草,編了72年,老當益壯;西岐國小2年級學生張矞筎因喜愛藺草編織,還會背「藺草詩」。
大甲西岐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坤助表示,藺草編織是大甲農業社會時期重要的傳統文化及手工經濟來源,目前西岐社區仍有10多位長輩從事藺草編織工藝,大甲是藺草編織工藝的重要集散地,為了傳承這項傳統文化,特別在西岐社區活動中心舉辦「百人編響藺,老青藺編」產業活動 ,近百位婆婆媽媽及大小朋友一起編藺草。
80歲的呂秋菊從8歲就開始編藺草,草蓆、草帽、鞋墊等樣樣精通,她說,現在還是繼續編,以草蓆為主,還可賺外快。
「尺草青翠三角枝…」這是台語的「藺草詩」,西岐國小2年級張矞筎朗朗上口,她從國小1年級就開始學習藺草編織,2股編、4股編、8股編等技法都難不倒她,為了學習藺草工藝,她將藺草詩背得滾瓜爛熟,並希望將來能夠自己創作,將藺草工藝發揚光大。
西岐國小校長柳世麟說,學校為傳承藺草工藝,爭取水保局經費補助開設研習班,請社區媽媽教學,老師學會再傳授給學生,短短兩個月,老師不僅會編織藺草背包、零錢包及藺草帽等,還創新利用藺草殼及花等編織出貓頭鷹及將藺草編織圖片化,教導學生,傳承這項工藝。
相關影音

小朋友開心拿起藺草。(記者歐素美攝)

西岐國小老師洪秋香(左)等創作的藺草玩偶及卡片等。(記者歐素美攝)

西岐國小老師編織的藺草包作品。(記者歐素美攝)

西岐國小男學童也來編藺草。(記者歐素美攝)

80歲的呂秋菊阿嬤已編藺草72年。(記者歐素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