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學甲新農人賴建良 棄教職從農圓夢

賴建良(左)棄教職和太太曾宥真(右)在溫室栽種玉女小番茄。(記者楊金城攝)

賴建良(左)棄教職和太太曾宥真(右)在溫室栽種玉女小番茄。(記者楊金城攝)

2015/12/07 22:05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以前教學生要勇敢逐夢」,62年次的賴建良換成自己要實現「快樂農夫」的願望,毅然放棄14年教師生涯,成了少見的碩士學歷新農人,換當「農夫學生」從頭學習務農。

有人訝異「老師不做,去當農民,頭殼壞去?」他說,這條路走的辛苦,仍會堅持下去逐夢。

賴建良是文化大學化學研究所畢業的高材生,去年3月離開教職那一天,也決定在故鄉學甲購地從農,他和太太曾宥真從購買3分地農田到興建自動化溫室,至今已投資上千萬元,也只收成過一期的美濃瓜。

1分地美濃瓜賣了30萬元,賴建良說:「收益好像不錯,但美濃瓜要種4個月才能採收,再除以4個人的工資,平均1人才賺2萬元,大可我再去教書就有了,可是既已從農,就不會再走回頭路」。

賴建良考量少子化,決定實現夢想棄教師、做農夫,曾宥真的娘家在西螺栽種西瓜,她說,務農很辛苦,農民看天吃飯,夫妻倆投資很多錢,萬一收成不好就慘了,說不害怕是騙人的」。

賴建良為了扭轉「農民看天吃飯」的命運,決定興建6公尺高的溫室,並且是全自動化,設小型氣象觀測台,監測風力、雨量、濕度和溫度調整溫室的天窗和膠膠帆布,在溫室和網室環境中變換控制栽種環境,避免病蟲害,比利時滴灌系統和1個要價1萬多元的德製抽風扇都不惜重資購置,用的並是經過濾的自來水來灌溉。

賴建良夫婦用科學化管理耕種,向農試所專家、農友請益,新一期栽種的玉女小番茄即將收成,賴建良說,希望種出比有機更有機的農產品。而像他一樣的新農人、青年農民(青農)正在農村改寫不一樣的新農業。

相關影音

買不到小番茄苗,賴建良(右)、曾宥真(左)自己培育。(記者楊金城攝)

買不到小番茄苗,賴建良(右)、曾宥真(左)自己培育。(記者楊金城攝)

賴建良斥資興建自動化溫室。(記者楊金城攝)

賴建良斥資興建自動化溫室。(記者楊金城攝)

溫室內,比利時滴灌系統和1個要價1萬多元的德製抽風扇都不惜重資購置。(記者楊金城攝)

溫室內,比利時滴灌系統和1個要價1萬多元的德製抽風扇都不惜重資購置。(記者楊金城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