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層坪浮圳造型特殊 成鹿野新景點

鹿野二層坪浮圳的拱橋造型特殊,且水圳比田高,經民眾口耳相傳,近來已成為鹿野新景點。(記者王秀亭攝)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台東農田水利會在鹿野鄉瑞隆村重新建造的二層坪浮圳,拱橋造型加上古樸風的仿古磚完工後,水圳比農田高,在田間格外突出,特殊景觀經過民眾口耳相傳,近來已成為鹿野鄉新景點。
台東農田水利會會長羅應鑑表示,豐源圳十支線(二層坪浮圳)位於鹿野鄉坪頂路旁,四十多年前由當地居民以人力徒手填堆出長600公尺的浮圳,近年不斷塌陷毀壞,水圳後端農田被迫棄耕,水利會於102年著手新建,採高架水橋,其中一段的造型仿南投縣糯米石拱橋,以文化石做為拱橋飾面,整體造型及周邊景觀綠美化於今年完工。
「希望可以結合大原地區其他景點,帶動當地的旅遊風氣。」瑞隆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黎萬和說,浮圳完工不僅讓近50公頃農地可以穩定耕作,原本後端的十多公頃終於可以復耕,待明年最後一期擋土牆綠美化完工後,浮圳周邊景觀設施將更完善。
黎萬和表示,鄉公所未來會結合瑞隆、瑞源、瑞和等三村(統稱為大原地區)的水車米廠、花布燈籠文物館、新良濕地等景點,規畫自行車道,讓民眾到大原地區低碳旅遊。
相關影音

二層坪浮圳有兩百公尺長原本是三公尺高的土牆,新建後改以拱橋造型,農田視野更寬廣。(記者王秀亭攝)

二層坪浮圳筆農田高出許多,台東農田水利會因此一地形,新建拱橋造型的高架水圳,讓瑞隆地區農田有穩定的水源。(記者王秀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