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品」認證不全面? 立委:恐誤導民眾
董氏基金會9日偕同立委王育敏(右二)召開記者會指出,市面上許多經過認證的健康食品,其實隱藏健康危機,攝取過多恐引發肥胖、心血管疾病,對健康反而有害。(記者朱沛雄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市面上許多食品都擁有健康食品小綠人的標章,但這些食品真的健康嗎?今日(9)立委王育敏與董氏基金會召開記者會,針對健康食品認證浮濫的狀況提出提醒和建議,表示許多食品都只具單一保健功效,背後其實隱藏了更多不健康的成分,民眾若食用一產品過量可能對身體有害。
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所謂政府頒發的「健康食品」認證,其實隱藏了含糖量高、添加物多、添加代糖的三大不健康陷阱,立委王育敏則指出,現在市面上有單一保健功效的產品就能獲得健康食品認證,這樣會誤導民眾以為多吃就會變健康,當其實並非如此,像是標榜有護肝功能的青草茶,一瓶含糖量就達29.4公克,已超出WHO建議攝取量之標準,針對這個問題,建議政府應將「健康食品」改為「機能性食品」,讓民眾能輕易分辨。
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副組長薛復琴回應,健康食品已是社會普遍認知的「法律名詞」,更改仍需聽取多方意見再定奪,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則建議,除了改名外,更重要的是審查人員標準必須統一,建立重審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