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病友呼籲:用愛融冰、捐髓救命
陪同先生從越南來台受髓的何太太表示,感謝台灣民眾的愛心,台灣將是夫妻的第二個家鄉。(記者陳炳宏攝)
〔記者陳炳宏/台北報導〕前陣子社會反對慈濟風波,造成民眾對各種慈濟活動反彈、排斥,國內唯一骨髓資料庫「慈濟基金會骨髓捐贈資料中心」運作也大受影響,原本每年全台1萬5千例骨髓驗血活動,都有斷炊之虞,慈濟骨捐關懷小組今天邀請捐贈者與受贈者進行座談,其中信奉基督教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俗稱急性血癌)患者黃采緹,以本身受髓經驗表示,前一陣子媒體反慈濟的聲浪,讓社會的愛與血癌病患的希望都結凍了。
黃采緹表示,自己做了五大回合化療後,醫生宣告失敗且僅剩2個月生命,幸好活在有慈濟的年代,在慈濟骨髓資料庫配對成功,並經兩次移植存活到現在,所以現在身上每一顆血球上面,都有捐髓者的大愛。
黃采緹激動的表示,自己六年來為了治療血癌,在醫院住了423天,甚至得靠70歲的老爸幫自己倒便盆,這種生理、心理折磨、煎熬,實在是無法形容,也不是移植成功後,對慈濟說一聲「感恩」表達心中的感謝後,就可以快活過日子。
黃采緹說,因為經歷過血癌病患等待的煎熬,因此現在自己會蒐集並印製骨髓驗血捐贈的說明與海報,在熟識的早餐店或麵攤張貼,因為只要有多一個人知道,多一個人加入驗血,這些等待的病友就多一個機會。
黃采緹說,慈濟真是一個傻勁的團體,又不是富可敵國,只是因為疼惜無價的生命,就成立骨髓資料庫(骨髓幹細胞資料中心),全世界先進國家都是政府成立並出資維持骨髓資料庫營運,只有台灣是由民間團體支撐,沒想到還被媒體批判得一文不值。
黃采緹說,自己從回診的醫師口中得知,因為社會的反慈濟聲浪,導致很多病友即使配對成功,但捐髓者卻多以「我不喜歡慈濟!」而拒絕捐髓,而病友生命的希望就消失了。
黃采緹說,先前媒體的風風雨雨,讓社會大眾的愛冰凍了,也讓許多等待骨髓捐贈病友的希望也結凍了,這應該不是社會樂見之福,自己這次參與捐髓活動,才知道慈濟是用心、用力、用愛在做骨髓捐贈驗血活動。
新店慈濟醫院研究部副主任姜淑媛表示,很慶幸在自己醫生老公與兒子支持下,成功配對與捐髓,這對自己僅是一次捐髓,對受髓者卻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戰,也因此體會到人與人之間不用見面也會有濃厚感謝的情感。
慈濟骨捐關懷小組總幹事陳乃裕表示,慈濟平均每個月會接到超過四百通來自世界各地的要求骨髓的電話,慈濟基金會每年需耗費上億資金維持骨髓幹細胞中心運作,包括全台1年1萬5千個驗血經費,以補充骨髓資料庫的新血。
陳乃裕說,目前台灣與其他國家也有骨髓平等互換機制,以美國而言,拿髓每例需2萬1750元美金,中國則為4萬9千5百元人民幣,而國內民眾僅需台幣12萬元,而且經濟困難民眾還能申請全額補助。
罹患血癌經過八回合化療、二次骨髓移植,黃采緹分享自己奮鬥經驗,並呼籲民眾不要因為社會氛圍而停止骨捐驗血,讓社會的愛與病友的希望結凍。(記者陳炳宏攝)
國內骨髓捐贈與受贈者一起站出來呼籲民眾,不分國家、宗教、黨派、道場,一起站出來響應捐髓驗血送愛。(記者陳炳宏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