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食藥署擬規範 不純不能叫巧克力

巧克力市場龐大,但國內仍欠缺巧克力商品規範,市售許多巧克力商品可可原料嚴重不足,卻仍當作巧克力販售;圖中商品與新聞事件無關。(記者吳亮儀攝)

巧克力市場龐大,但國內仍欠缺巧克力商品規範,市售許多巧克力商品可可原料嚴重不足,卻仍當作巧克力販售;圖中商品與新聞事件無關。(記者吳亮儀攝)

2015/10/12 06:00

可可含量不足35% 就得改名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市售巧克力如果含「可可」量不足,以後不能再叫巧克力,而要改名「餅乾或糖果」!繼米粉變炊粉後,下一個要被正名的食品將是巧克力,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正研擬巧克力標示管理,若市售巧克力成分中的可可固形物未達卅五%等一定比例就得改名;有巧克力師傅估計,市售多數巧克力產品可可原料恐怕佔不到一成,意味大多數產品恐須改標。

擬邀產官學界 研議標示規定

市面上以「巧克力」為名的產品琳琅滿目,但內容物卻不見得含有巧克力必備的可可原料,反而多是調味劑、色素等化工原料組成;食藥署上週開會討論,準備召開專家會議研擬巧克力的標示規定。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薛復琴說,初步討論先以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對巧克力的定義為依據,要含「可可脂」十八%以上或「非脂可可」固形物十四%以上,以及總可可固形物重量至少得佔卅五%以上。

由於歐盟採取的就是這種標準,當初要實施時,引起包括法國在內的巧克力業者反彈,甚至上街抗議,這次台灣要比照歐盟採取類似的標準,國內業者頗多怨言。

業者抱怨 影響逾40億元產業

台灣糖菓餅乾麵食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陳朝陽說,他已接獲食藥署通知,將會參加巧克力標示的產官學會議,並會和食藥署再溝通,「因為這會影響超過四十億元的產業」,有規範的確是可以接受,但名稱、標示茲事體大,呼籲食藥署多聽聽業界意見。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餐旅系講師、巧克力師傅楊永富指出,市面許多巧克力商品可可原料不足,常以「棕櫚油」代替「可可脂」,他說:「歐洲國家對巧克力標準很嚴,在法國若巧克力成分不符規定,只能叫做糖果。過去也曾引發其他國家巧克力業者叫苦。」

市售可可含量 多數不到一成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另表示,巧克力是很好的抗氧化食物,很多研究認為它對抗老有一定幫助,但市面上很多巧克力產品都太甜,添加太多糖和其它原料;也有巧克力師傅認為,多數巧克力產品可可原料佔不到一成。

一位業者說,市售較熱門的巧克力產品幾乎都含內餡,像榛果、餅乾、杏仁,但其它化學添加物也很多,像膨脹劑、香料還有色素,高達廿多種。

至於,標榜超純度七十%的可可巧克力僅有可可脂、可可膏、可可粉等幾種原料,純度高但價格較貴。

另外,市售白巧克力,雖然取名巧克力,但它並沒加入可可粉而由可可脂、奶固體、糖和香料製成,不少歐美國家並不承認它有取名巧克力的資格。可可脂是令巧克力在室溫時保持固體而又很快在口中融化的原因,因此白巧克力和巧克力有同樣質地但味道不同,且它不含咖啡因。而目前市面較常見淺色巧克力也可能是牛奶巧克力,只是牛奶含量較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焦點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