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軍今訪台 中國模式嚴管採訪
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今天來台,受到國內外媒體高度關注,中國才有的「專屬採訪證」、「場次證」、「隨車採訪」等媒體採訪管制,不僅移植台灣,陸委會甚至更為嚴格管控,引發箝制新聞自由的爭議。圖為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和張志軍在中國南京會談時,會場安檢嚴格,媒體大排長龍等候安檢入場的畫面。(中央社檔案照)
〔記者彭顯鈞、姚介修/綜合報導〕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今抵台訪問,中國才有的「專屬採訪證」、「場次證」、「隨車採訪」等媒體採訪管制,這次不僅又移植台灣,主辦的陸委會甚至更為嚴格管控,引發箝制新聞採訪自由的爭議。
限制重重 勝陳雲林來台
成為第一位訪台的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此行政治象徵濃厚,也受到國內外媒體高度關注,已有四百多位記者報名採訪。過去中國海協會長陳雲林來台時,採取發放專屬採訪證、事先登記等做法,已讓台灣媒體大開眼界、抱怨連連;這次張志軍的採訪限制,嚴格程度更是前所未有。
在中國,對媒體的限制相當嚴格,公開活動不僅管控採訪證,還要區分「場次證」,沒拿到場次證,就算有採訪證一樣不能採訪。採訪一場活動,台灣媒體經常需要掛著五、六張證件。
沒拿到場次證 不能採訪
這次,陸委會安排採訪事宜也向「中」看齊,雖說台灣是新聞自由國家,不會限制媒體採訪;但卻罕見地以北部、高雄、台中為區分,發放「分區採訪證」,甚至,每個分區、每家媒體還有人數上限,與過去只要有採訪證就能採訪的慣例,大不相同。
陸委會也以場地狹小為由,要求媒體以抽籤方式發放「場次證」,導致有採訪證的媒體依然無法採訪,外媒則受到更多限制,採訪機會更少。這次,甚至安排採訪車輛「一車到底」,採兩車跳點方式採訪,而一車只能容納廿六人,等於變相壓縮採訪人數,自行前往的媒體則未必能入場採訪,種種限制採訪的做法前所未見。
變相壓縮採訪 前所未見
就兩岸過去的互動經驗,雙方有「當地國」擁有較大採訪空間的慣例,但這次中國管制媒體的特殊做法,不只再次搬到台灣,還比過去更為嚴格,台灣毫無「當地國」的優勢與空間,有媒體戲稱為「具中國特色的台灣新聞自由」。
張志軍這次四天三夜的行程相當緊湊,今天下午在桃園機場旁的諾富特飯店與陸委會主委王郁琦進行「兩岸事務首長會議」,廿六日在新北市參訪,廿七日南下高雄,廿八日轉赴台中市,最後參訪鹿港天后宮,就結束行程離台。
為因應今天這場「王張會」,據了解,維安已提升到國安層面,航警局召開勤務會議,機場華航園區全面管制進出人員,航警局出動一○五名警力加入維安戒護工作,若有需要,也會動員約五百名警政署準備的機動警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