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颱風假放得有點過頭
南市仁德中山、中正路口傳出災情,嚴重積水,車行困難,機車騎士更只能「望水興嘆」。(記者吳俊鋒翻攝)
〔記者鄭瑋奇/台北報導〕颱風假怎麼放?在極端天氣發生頻率越來越高的情況下,難度大增。台灣大學大氣系教授李清勝表示,極端天氣使得過去很多氣象經驗都行不通,參考當天清晨資料總是會比昨日資料準確度高,但不應該強制要求縣市政府等到最後一刻、當天上午才宣布,畢竟要考量的還有交通、災情等因素,他也不否認現在都說以安全為主軸的情況下,颱風假的確放得有點過頭。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指出,民國八十三年十月以前,碰到颱風都是由中央統一宣布是否停止上班上課,後來因應立法委員要求及考量各地情況確實差異很大,所以修正天然災害發生時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要點,授權地方政府可自行決定,畢竟只有地方父母官才會知道水淹到哪、災情如何。且依此要點,縣市政府仍可於當天上午四點三十分前發布,並通知傳播媒體上午五點前播報告知當日是否停止上班上課即可。如果縣市首長沒辦法決定,也能依轄區地形、地貌、交通及地區性不同,授權所屬區、鄉(鎮、市)長決定。
外界建議縣市政府前一天宣布停班停課之後,當天清晨四點三十分前再依據最新氣象資料做一次新的判斷,如果無風無雨,就恢復正常上班上課。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副教授林祥生表示,這點應該是行不通,即便是在交通運輸事業,前後兩個命令若衝突,一定會造成更多糾紛與困擾。
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副主任陳怡良表示,預報做不到完全準確,需要不斷透過監測彌補預報不足,離發生時間越近一定越準。目前各地縣市政府因各自考量,宣布停班停課時間卻越來越早,氣象局不會干涉。但若思考無風無雨放颱風假所造成龐大社會成本,地方政府應該硬起來承擔責任,找尋宣布較佳的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