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幕後》地方議員對她不禮貌
蔡英文總統。(資料照)
記者鄒景雯/特稿
去年,在朝野政黨爭相加碼下,立法院三讀通過限制彈性、硬性施法的勞基法修正,此後,為數頗眾的勞資雙方,由於每天遭遇問題,可謂怨聲載道,幾無寧日。假使不擴大解決紛爭的速度與廣度,稱其已至動搖政權的地步,並不誇張。
這種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首當其衝的當然是蔡總統。明年底,即將進行「九合一」地方選舉,基層的民進黨選將們,特別是中小企業為主的中南部地區,大水就要淹上鼻孔,最近在總統下鄉巡視,就有地方議員在反映民情時,當面對著她,發言不是太禮貌,場面相當不好看。來自民進黨傳統鐵票區的衝擊,比台北工商團體給的疾言厲色,還要關乎黨本。
事實上,勞基法前次在修法完成後,總統府與行政院陸續都發現,把早年工廠法的勞動規範,強行一體適用於現代所有產業的脫離現實,不僅影響支持度,也將傷害經營環境,雙方都有必須尋求解套的共識與準備。只是在途徑上,蔡總統傾向再修法,以求徹底;行政院長林全則屬意儘量從寬解釋函令做處理,例如新近分別又將遊覽車客運業、農林漁牧業等等納入「變形工時」準用範圍,以避免去年在立法院的擾攘重走一遍,可能烽火再起,同時最終的結果未必就能達到更大的鬆綁目標。
府院對情勢評估的不同,隨七月一日勞檢期開始的逼近,特別是中南部民代的逆鱗直諫,主張修法的力道節節上揚,由民進黨多位立委共同提案,主動連署修法的行動,就是非常明顯的「有備而來」。
去年修法最為人詬病之處,主要在「七休一」箝制勞工工作的調節自由,以及勞工加班以增加收入的機會因此減少,因此,各種因應條文草案應運而生,包括將休息日加班時數改為核實計算,免得勞工看得到吃不到,或是引進國外「工時帳戶」概念,經勞資同意,得將加班時數的限制予以放寬等等。這些思維,其實說明民進黨內多清楚:自己搬石頭砸了哪隻腳。
不過,把壓在腳上的石頭搬開,同時也必須記取教訓。不論是立委偏執,或是當局退縮,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做為從政者減損人民權益的合理化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