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加薪有限 經濟果實誰拿走?

2015/02/28 06:00

記者鄭琪芳/特稿

主計總處年前公布去年GDP成長三.七四%、預估今年三.七八%,讓總統馬英九四處誇口「台灣重返四小龍之首」。事實上,不到四%的GDP,僅能勉強算「中度成長」,實在不值得誇耀。何況,去年薪資成長雖有改善,但低薪問題仍嚴重,除了公股事業員工薪情較佳,許多上班族淪為「薪酸族」、「窮忙族」,經濟成長的果實根本「吃不到」。

近幾年台灣面臨低薪化問題,主要就是生產外移、分配不均。誠然,產業外移問題是長年累積的,但馬政府執政以來,加速開放兩岸經貿,導致台灣資金、技術與人才等大量外移中國,「三角貿易」(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成長快速;而「三角貿易」雖對GDP有貢獻,受惠的卻是企業及大股東,勞工則面臨就業困難、薪資成長不易等困境。

而且,大多數企業盈餘增加後,往往繼續擴大海外生產線,不僅未增加國內投資,也未替員工加薪,使得營業盈餘占GDP比重攀升,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卻下滑。一九九○年代中期,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仍超過五十%,如今已不到四十五%。

另外,馬政府任內推出不少錯誤政策,包括二十二K(二萬二)方案、油電雙漲政策等,也是年輕人起薪偏低、實質薪資倒退的原因。其中,油電雙漲雖保障了油電業的獲利,卻導致物價高漲;近來油電雖走跌,但物價已經回不去了,加上薪資成長有限,實質薪資不僅未回到前朝水準,甚至不如一九九九年。

「草」簽經貿協議 弱勢產業及勞工受害

不過,馬政府無力解決低薪問題,只會不斷跳針服貿或貨貿協議。但國際貿易談判一定有得有失,且受惠通常是大企業,受害的則是中小企業。馬政府在缺乏具體評估及完整配套的情況下,就貿然與中國洽簽經貿協議,如此草率行事,不僅無助於國內經濟,可能帶來更大的負面衝擊,且受害往往是弱勢產業及勞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