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經濟陷入通縮 人行難以施展手腳

2023/08/09 16:26

中國經濟已陷入通縮,外界擔憂中國正進入成長大放緩的時代,恐步入日本失落30年的後塵。面對這波通縮,中國人行在增加刺激措施方面,因面臨諸多限制而綁手綁腳。(彭博)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出現2021年2月以來首度下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更創下連續第10個月下跌,顯示經濟已陷入通縮。外界擔憂中國正進入成長大放緩的時代,恐步入日本失落30年的後塵。面對這波通縮,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行)在增加刺激措施方面,因面臨諸多限制而綁手綁腳。週三滬深300指數收盤下跌0.3%。

中國國家統計局表示,7月CPI較去年同期下跌0.3%,PPI下跌4.4%,為2020年11月以來CPI和PPI首度同步下跌。相較之下,6月CPI與去年持平,PPI跌幅為5.4%。

彭博報導,在去年12月解除防疫清零政策後,今年第1季中國經濟出現短暫反彈,如今復甦動能減弱,在消費者和企業需求疲弱下,正經歷罕見的物價下跌時期。由於房市持續低迷,出口需求暴跌,以及消費者支出停滯,中國經濟復甦面臨沉重壓力。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邢自強表示:「中國當然已陷入通縮,問題是會持續多久時間,現在取決於決策人士,他們是否會採取協調一致的財政和貨幣寬鬆措施來予以回應」。

投資人現在押注,通膨數據疲弱將促使中國人行增加更多貨幣刺激措施,包括降息。然而,中國人行在增加刺激措施上面臨多項限制,使其綁手綁腳,包括人民幣疲弱和經濟中的債務居高不下。而鑑於許多地方政府面臨的財政壓力,中國迄今推出的財政支持也很溫和。

邢自強指出:「他們必須加快所有的政府支出,增加政府債務和進行協調一致的貨幣和財政寬鬆,以打破這個債務通縮陷阱」。

路透報導,外界擔憂中國正進入成長大放緩的時代,恐步入日本失落30年的後塵,物價和工資一直停滯不前,政府陸續推出刺激政策,但房市疲軟、青年失業率升高、外資投資興趣減弱,消費力道不足,製造業活動持續萎縮等。

康乃爾大學中國金融專家普拉薩德(Eswar Prasad)則認為,中國經濟正面臨通縮的嚴重風險,這可能會導致民營部門經營信心下降的惡性循環,中國政府須立即行動,在通縮一發不可收拾前予以控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