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最大化工廠外移中國 外媒:德國經濟面臨完美風暴

2023/07/17 07:31

大型企業外移中國等地區及AI發展太慢,導致德國經濟面臨諸多問題。(示意圖,路透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150 多年來,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一直是德國商業的支柱,以源源不斷的創新支撐著德國工業的崛起,讓「德國製造」揚名世界。今年2月不僅關閉其家鄉路德維希港(Ludwigshafen)的一家化肥廠和其他設施,裁掉2600人,還轉而加碼投資中國100億美元(約台幣3090億)。外媒認為,大企業外移、人力短缺、能源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導致一場完美風暴正在打擊前歐洲強國,德國經濟恐走向更嚴重的衰退。

百年企業外移 加碼投資中國

《Politico》報導,德國最大的公司正在外移,成立於1865 年的化工巨頭巴斯夫最新計畫顯示,將在廣東投資100億美元,建造最先進的一體化基地。巴斯夫執行長薄睦樂 (Martin Brudermuller) 4 月對股東表示,去年在德國損失 1.3 億歐元,獲利能力已不再接近應有的水平,「我們越來越擔心國內市場」。

這種低迷的氣氛現在遍及整個德國經濟,一系列調查顯示企業和消費者都對未來深感懷疑,德國經濟也在今年第一季陷入衰退。面對能源成本高漲、工人短缺和繁文縟節等問題,從福斯、西門子等巨頭到許多鮮為人知的小公司,爭先恐後轉往北美和亞洲,一場完美風暴正在這個前歐洲強國醞釀中。

長期以來一直是德國企業健康狀況的風向球-德國工程公司的新訂單大幅下降,僅 5 月份就下降了10%,這是連續第8次下降,從建築業到化工行業,德國經濟也存在類似的疲軟現象。而外國對德國的投資同步減弱,2022年德國新增外資數量連續第5年下降,創2013年以來最低點。

至於汽車工業始終是德國民族自豪的源泉,但現在卻成為德國的「阿基里斯之踵」(指的是弱點、致命傷),其原因多與與傲慢有關,而不是該國的結構性缺陷。多年來,梅賽德斯、寶馬和福斯等公司拒絕放棄內燃機,將特斯拉和其他早期創新者視為曇花一現。

若說創新可帶來經濟增長,而隨著德國傳統工業的衰落,可取代的新創企業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到任何東西。德國在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編制的年度全球創新指數中僅排名第8,在歐洲,甚至連前3名都沒有。

AI領域落敗 電動車遭北京反超

在AI領域,德國已經落敗。2022 年,在人工智能領域被引用最多的 100 篇科學論文中,只有4 篇是德國論文。相比之下,美國為 68,中國為 27。德國 DIW 經濟研究所所長弗拉茨舍爾 (Marcel Fratzscher) 坦言,德國在未來領域沒有什麼可提供的,僅存在舊工業。

除此,德國和中國之間的經濟關係也值得檢視。幾十年來,中國人將德國工業和工程視為典範。突然間,德國人把目光投向了中國。中國德國商會會長希爾德布蘭特 (Jens Hildebrandt) 直言,德國工業確實面臨創新困難和競爭力問題,中國大型汽車公司很快將在歐洲甚至德國建立自己的工廠,這是一個無法逆轉的趨勢。

報導指出,德國正在經歷去工業化的衝擊,除了軟體製造商 SAP 之外,德國的科技行業基本上「不存在」。在金融界,其最大的參與者以糟糕的賭注(德意志銀行)和醜聞(Wirecard)而聞名。

報導語重心長指出,總有一天,德國人會意識到他們所面臨的危險,問題是他們是否會在為時已晚之前採取行動。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