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2025中國製造招牌 紫光一腳踢垮

2021/08/09 08:10

紫光是中國半導體國家隊,更是中國製造2025計畫中的要角。(法新社)

紫光盲目擴張 缺資產管理能力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清華紫光集團不僅是中國半導體國家隊,更是一肩扛起「中國製造2025」政策目標的要角,也曾在台灣掀起併購潮。然而,自2020年底以來,紫光債務頻傳違約,財務狀況持續惡化,2021年7月上旬再遭債權人聲請破產保護。面臨破產的紫光,接下來的命運會是如何?

昔日風光的紫光,如今面臨破產重組,一時之間,習近平母校旗下企業破產、中國晶片自主雄心幻滅等,多種說法在國際間引發熱議。在此之前,中國晶片業的「爛尾潮」,大多集中在地方晶片廠,爛尾原因也多是資不抵債。

紫光崩壞的情況則不同,外媒分析,主要是資本運作反覆失靈,和中國在晶片自主的國家政策下盲目擴張,所導致的結果。紫光和先前陷入困境的北大方正一樣,學院派公司缺少資產管理的能力,而且背後雖然有學術和研究資源的支持,但最終都未能轉化為公司的生產力。

紫光為了追求事業多元化,不斷向外併購和擴張。自2013年起,紫光斥資近千億人民幣,頻繁併購20家公司,包括中國展訊、銳迪科和華三通信。2014年與英特爾的一場合作案,再提高紫光地位。2015年紫光氣燄正高之時,大肆進軍海外,揚言要收購美光、威騰電子和SK海力士,引來國際間的注意,甚至還想來台買下聯發科、台積電。

不過,由於融資和併購過於躁進,多筆高溢價併購案的結果,造成集團資產虛胖,無法變現產生現金流,也不能拿來償債。觀察紫光本業,這幾年雖然帳上看似有獲利,但是扣除政府補貼的數字之後,虧損是逐年在擴大,顯示中國瘋狂補貼的模式,並沒有讓紫光順利成長。

紫光正在積極尋找債務解決方案。圖為2020年世界半導體大會紫光參展。(路透)

中國製造2025 6年後一場空

這個曾擔起「中國製造2025」滿滿期待的半導體國家隊,6年後的現在來看,恐怕是會落得一場空。早在2020年夏天開始,紫光開始面臨償債壓力,接著多次爆出債務危機,財務問題遭到輿論關切。當時市場就擔心,如果紫光資金斷鏈問題無法解決,恐怕會走上和北大方正一樣破產清算的道路。

2021年6月底,紫光也主動揭露,旗下已有6支債券違約。Wind數據顯示,紫光集團當前違約本息合計約68.83億人民幣,且在12月底,還有1支13億人民幣規模的債券將到期。不過,時至今日,中國政府仍然沒有出手相救。有人開始懷疑,當初中國傾國之力支持的晶片自主,是否已經沒了資源,也沒了財力挹注?也讓人好奇,接下來紫光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

中國政府至今未出手相救

根據中國21世紀經濟報導,根據中國《破產法》,若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後,將指定破產管理人,接管破產企業的財物,並分債權、債務進行清理,接著通知債權人召開債權人會議。如果破產企業有機會重整,例如,債權人願意豁免部分債務、允許分期付款,或允許債務人在滿足債權人會議決議下重新生產等,就可以實施重整。這種情況下,紫光集團可能還會有救。

但如果無法達成協議、債務數額實在太大,或者豁免部份債務後,依然無法償還,法院只能裁定破產。同時,法院也會確認破產有多少財產、債權,債權人將按照比例獲得清償。至於企業對外的投資,也就是股權,屬於破產財產,將公開拍賣,拍賣所得由債權人來分配。

以目前消息來看,紫光正在積極尋找債務解決方案。市場上也傳出,可能有中國國家和私人企業,準備出手收購紫光的股權。根據多家中媒,由於更多的債券即將到期,傳出紫光正準備出售46.45%的股權,而阿里巴巴與幾家政府支持的企業,正在考慮收購,出價可能高達500億人民幣。分析師指出,引進外部投資人會是好的選擇,但不確定性高會是最大的阻礙。

近來中國對於替企業紓困,變得更加小心翼翼。(路透)

中共正剷除殭屍企業 淘汰無法生存的公司

近來對於替中企紓困,中國無論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變得更加小心翼翼,而紫光又正好在此時間點爆出一系列債務問題。華爾街日報報導,部份分析師和投資人認為,中共正在積極剷除「殭屍企業」,淘汰那些無法生存的公司。例如,2021年初相關債權人也申請法院對海航集團進行破產重整。

雪梨大學副教授巴博斯(Salvatore Babones)指出,要是在5年前,難以想像如此具有國家戰略性意義的國企,會遭遇到財務困境,也很難想像,中國政府竟不出手相救;他認為,這代表中國看待戰略產業的方式發生改變,也懷疑中國資源嚴重受限,無法再像過去那樣,動不動就砸錢解決事情。

中國看待戰略產業方式改變

紐約時報指出,紫光的失敗對中國而言或許並不是最重要的,過去2年來,透過類似對紫光這樣的補貼措施,確實激勵不少中國公司進軍半導體產業。2020年1-10月中國吃現5.8萬家半導體公司,平均每天多達約200家。

中國政府也知道,其中有成功也會有失敗,重要的是技術,而不是最後誰留下來。中國的目標是在短期內實現晶片製造的自給自足,獲利反而不是重點。紫光不僅培養了新一代的半導體工程師,在記憶體晶片製造方面,也建立了可靠的地位。

至於紫光事件也讓市場了解,不是所有中國政府支持的企業,最終都能獲得成功。即使像紫光、方正這樣手中握有極好的條件,有名校的研發資源,又有中國政府資金的支持,但如果違背市場的遊戲規則,還是有可能倒閉破產。紫光併購潮雖一度讓世人震驚,但看來牽涉到技術和研發,也不是砸大錢就能解決問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