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紫光淪落破產重整 分析師:只買不研發、盲目擴張的後果

2021/07/14 15:13

出身北京清華大學的紫光集團掌門人趙偉國,是一位併購狂人。(路透社)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半導體國家隊紫光集團9日證實,遭債權人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為由,向法院提出破產重整申請,總負債規模約人民幣2029億元,不僅重創中國打造半導體產業自主的目標,也讓這家曾發豪語要買下台積電、合併聯發科的中企成了笑話。中國反做空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工昌撰文指出,「只買不研發」的盲目擴張,是紫光落得今日下場的原因。

劉工昌表示,2014年紫光納入合併範圍的子公司共計66家,到2015年就擴增至125家,年增89%,此後就一直以10%以上的增速擴張;直到2020年上半年,紫光財報開始披露子公司較多帶來的管理風險,而此時其納入合併範圍的各級子公司變成286家,較年初減少301家。

盲目併購為紫光帶來巨大商譽。2016年至2019年,其商譽分別為324.9億元人民幣(以下同)、422.7億元、543.2億元,佔資產總額的比重分別為19.5%、20.3%、19.6%。截至2020年上半年,紫光商譽依舊高達521.8億元,佔總資產比重為17.6%,佔淨資產的55.7%。巨額商譽凸顯紫光極不理性的頻繁併購,更加重了財務指標的脆弱性。  

紫光成立之初,決定以「承擔社會責任,推動科技進步」為己任,捨棄食品藥品領域的研製,直接轉型成為1家以電子信息為主體的企業,專注於開發研製電子信息產品。

但與成立時間不相上下,至今卻成為世界最大晶圓代工廠的台積電不同,紫光不是像台積電一樣從研發做起,一步一腳印,而是走捷徑,透過收購方式,不斷合併其他具有明顯科技戰略意義的分公司,從內到外的匯整各公司最先進的技術,並吸引各方面人才,使得集團規模越來越大。

但這種做法的後果是,既無法取得具有真正商業價值的核心技術,在經營上又陷入萬劫不回的深淵,虧損嚴重、負債居高、流動吃緊、信用全無。

最誇張的時候,紫光還盯上台積電,一度惹惱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當時郭台銘說,紫光掌門人趙偉國不過是在炒股,怎能去問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世界半導體教父,公司多少錢要賣?

中國經濟觀察報分析指出,紫光在發展集成電路(IC)的道路上一直在買買買,這次債務危機破產重整,再次證明集成電路,尤其是先進製程研發是超高門檻,長周期、高風險行業,沒有自主研發,不提高獲利能力慢慢形成正循環,靠融資買買買再收割的思維根本行不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