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威權統治時期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 史哲:不能放下記憶及反省的傳承

2024/03/24 05:30

政治受難者蔡寬裕(中)繞行人權紀念碑。 (記者董柏廷攝)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的「2024年威權統治時期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昨(23)日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行,文化部長史哲、政務次長王時思、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以及槍決受難者張樹旺三子張俊明等人,與全國政治受難者及家屬們共同出席。

追思紀念會後,受難者家屬們人手一支象徵人權與自由的鐵炮百合,祈願受難者安息。 (記者董柏廷攝)

張俊明分享,他直到母喪後才發現收藏在木盒中,約140多封的父親家書,「我從來沒有見過父親,透過這些信我才了解,1950年母親帶著我自豐原離開,來到台北自力更生的原因,也才發現我與父親的連結。」做為受難者家屬,從字裡行間深切感受到父親是具有理想與世界觀的知識青年,卻因白色恐怖含冤早逝,衷心期盼政府釐清歷史真相,讓受難者家族紀念之情有所依歸。

文化部長史哲(右)向槍決受難者張樹旺三子張俊明(左)致意。(文化部提供)

史哲致詞時表示,每年清明前夕的追思紀念會,都提醒自己,還有許多事情需要繼續進行。「從今年張俊明追憶其父親張樹旺的分享中,除了無限的感念,連蔡焜霖前輩在去年追思會中唱起的〈千風之歌〉,又在耳邊響起。」他指出,在目前相對險惡、艱難的國際情勢中,除了對外團結、對內和解外,更不能放下的是記憶及反省的傳承,「唯有理解過去前輩受壓迫的犧牲,我們才能更為團結,並且將這些記憶及反省,轉換成避免台灣受到險惡壓迫的勇氣。」

文化部指出,繞行獻花的錄名紀念碑對受難者來說,是回復名譽極為重要的一環。錄名紀念碑自2015年啟用至今已10年,原有7000多個名字,經長期持續研究更新,已增加至約12000人,紀念碑碑體的調整工程,預計今年4月開工、9月完工。至於受難者前輩關心的展示大樓增修建工程,已於今年1月決標,目前進入各項開工準備,預計4月正式開工。期盼在未來錄名紀念碑、展示館、典藏空間的陸續完成後,能更加完備人權館研究、典藏、展示及教育推廣功能,更致力於還原白色恐怖歷史真相的工作。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