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天曉之前思念文物典藏展 見證白恐桎梏中的人性光輝

2023/10/22 05:30

由蘇友鵬、陳孟和、楊國宇製作的3把小提琴,為人權館首度開放的館藏,背後亦有許多故事。(記者董柏廷攝影)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由國家人權博物館推出的「天曉之前 思念文物典藏展」,展出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捐贈的書信、手札、照片、衣飾、送物單、工藝品、書畫等,以及與嘉義市立美術館借展的2幅政治受難者歐陽文的典藏油畫。即日起至明年9月1日,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仁愛樓手工藝工場登場。

高一生寄給妻子高春芳的家書。 (記者董柏廷攝)

文化部常務次長徐宜君表示,本次展覽感謝政治受難者前輩和家屬的捐贈及信任,人權館也在文物展覽中,透過科技展現這些動人和痛苦的故事,讓年輕人能夠以共感的方式進入展場,了解到在台灣自由民主得來不易。徐宜君引用政治受難者張樹旺寫給太太書信中的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而不留些什麼。」對受難者而言,一切都沒有過去,可是為我們留下了這塊民主自由的台灣。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表示,真實的故事最感人,「本次展覽是人權館首次將珍貴典藏,結合情境敘事布展,以親情、友情、愛情故事脈絡,訴說文物背後的感人故事。」展覽以「天曉之前」破題,蘊含多層涵義,天曉之前是受難者及家屬思念最濃烈的時刻,期盼能與親人能再相見;而威權統治時期,為人權與自由奔走及犧牲的前人們,無懼黑夜與壓迫,深信「天曉」那刻總會來到,「謹以此展向前輩、家屬及所有關心人權者致敬,讓我們共知共感白恐歷史的故事,並確保永遠不會再發生。」

展覽規畫5大展區,分別是「戰爭世代的好男好女」、「親情篇—春之佐保姬」、「友情篇—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愛情篇—幌馬車之歌」及「卓然煥發的人權樹」。透過沉浸式的空間,與威權統治時期的受難者文物,建構人權歷史的公共記憶,理解民主自由得之不易,詳詢人權館官網(https://www.nhrm.gov.tw/)。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