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天

臺北市 15-17 ℃

農廢循環 雲縣鳳梨葉取纖計畫啟動

農糧署在古坑啟動鳳梨葉自動化取纖循環場計畫,將處理雲嘉及南投等地鳳梨葉。(記者黃淑莉攝)

農糧署在古坑啟動鳳梨葉自動化取纖循環場計畫,將處理雲嘉及南投等地鳳梨葉。(記者黃淑莉攝)

2025/01/24 05:30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農糧署輔導位於古坑鄉的雲林縣永興果菜生產合作社,媒合虎尾科技大學、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等團隊,設置雲林縣首座區域型鳳梨葉自動取纖循環場計畫昨天啟動。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指出,未來鳳梨葉可取出纖維,加工製成紗線後,再製成衣服等紡織品,解決農業廢棄物去化問題,也達到農業淨零排放零廢棄目標。

纖維加工製紗線 再製成衣服

虎科大教授羅朝村表示,過去鳳梨鮮果採收後,剩下的葉子、莖被當成廢棄物或肥料很可惜,鳳梨纖維具有韌性、彈性且涼爽,是紡織業不可多得的好原料,透過機械、技術抽取纖維轉化製成生活物品,莖也可以製成酵素,應用在醫療上,抽絲的渣料可做成飼料,這些都包含在這次計畫裡。

莖做酵素供醫療用 渣做飼料

姚志旺指出,為推動循環農業,農業部將農業全循環零廢棄列為重要推動政策,雲縣鳳梨種植面積八、九百公頃,除了加速建置農糧剩餘資源循環場,也媒合農民團體、學校、產業,透過產官學農合作,建立在地植物纖維產業鏈,活化鳳梨剩餘資源的價值及應用,屏東已設置一座,成效不錯,未來農糧署將補助自動化抽纖機械設備,場域則由合作社場承擔。

香蕉葉也再利用 減輕環境負擔

黃威騰說,家中種植鳳梨數十年,他返鄉投入農務,一直很關注農廢再利用議題,鳳梨取纖場建置完成後,除處理雲林縣的鳳梨葉,也會協助嘉義及南投等鄰近產區,甚至可延伸處理其他農作物。

立委劉建國指出,農廢量多對環境造成負擔,農廢變綠金是農業部積極推動的政策,這座鳳梨自動化取纖循環場是很好起步及契機,未來還有香蕉葉等農廢都可以循環再利用,達到農業全循環零廢棄目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