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少見保存完整貯米倉庫!大溪農會倉庫轉型9月開館

大溪區農會倉庫活化再利用的六廿四故事館,預計9月開館。(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區農會倉庫活化再利用的六廿四故事館,預計9月開館。(記者李容萍攝)

2021/08/23 23:43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2015年成立的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今年接續完成10棟歷史建築修復,市長鄭文燦今(23)日視察大溪區農會倉庫活化再利用的「六廿四故事館」,宣布9月開館;大溪警察宿舍群二期工程9棟,將規劃為展覽空間、工藝基地、物產小舖、親子空間及服務站,預計11月開館。此外,為紀念大溪女兒、國民音樂天后鳳飛飛,以音樂為媒介推廣大溪的「鳳飛飛紀念館」,預計明年1月開放。

鄭文燦表示,大溪區農會倉庫建於日本昭和17年(1942年),為農業倉儲用途,戰後1950年左右憲兵隊曾進駐此處,憲兵隊遷出後,由大溪農會租用作為食鹽肥料倉庫,建築形式與桃園米穀統制組合倉庫、新屋農會伊庫等相似,為日本時代後期「統制倉」(統一型制的倉庫),其建築壁體採用磚造、防潮壁、上下氣窗等設計為建築特色,外牆有扶壁柱,是少見保存完整的貯米倉庫。

農曆6月24日是關聖帝君誕辰,是大溪人的第2個過年,普濟堂關聖帝君遶境活動更是大溪百年傳統,為保留百年的社頭遶境文化、影像、訪談及各式文史資料,市府以總經費4169萬元進行修復工程,採修舊如舊方式進行,保留防潮壁、屋頂木構架、木造天花板、上、下通氣窗、戰後憲兵隊使用時的牆面題字等基本建物構造,選定做為桃園無形文化資產「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的展示場館,並參考大溪人「迎六月廿四」傳統習俗命名為「六廿四故事館」。

木博館館長陳倩慧說,考量此處因空間的特性,1樓將展示六廿四慶典主題,從普濟堂、社頭和居民等不同角度,來認識傳統慶典與遶境文化,規劃各種互動的展示物件,讓觀眾可以動態體驗,用更多元的方式認識慶典;2樓則規劃為教育推廣活動空間,將不定期舉辦六廿四主題相關活動,提供民眾參與體驗、親近大溪慶典文化。

大溪區農會倉庫活化再利用的六廿四故事館,鄭文燦(右3)、市議員李柏坊(右1)、陳治文(右4)、林志強(左2)等人預告9月開館。(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區農會倉庫活化再利用的六廿四故事館,鄭文燦(右3)、市議員李柏坊(右1)、陳治文(右4)、林志強(左2)等人預告9月開館。(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區農會倉庫修復過程保留大部分的防潮壁,以及利用滑軌以線拉開的上下氣窗等構造,令鄭文燦(中)等人十分驚喜。(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區農會倉庫修復過程保留大部分的防潮壁,以及利用滑軌以線拉開的上下氣窗等構造,令鄭文燦(中)等人十分驚喜。(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區農會倉庫修復過程保留大部分的防潮壁,以及利用滑軌以線拉開的上下氣窗等構造,令鄭文燦(中)等人十分驚喜。(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區農會倉庫修復過程保留大部分的防潮壁,以及利用滑軌以線拉開的上下氣窗等構造,令鄭文燦(中)等人十分驚喜。(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農會倉庫是少見保存完善的貯米倉庫,活化再利用成為六廿四故事館,預計9月開館。(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農會倉庫是少見保存完善的貯米倉庫,活化再利用成為六廿四故事館,預計9月開館。(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農會倉庫活化再利用保留戰後憲兵隊使用時的牆面題字。(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農會倉庫活化再利用保留戰後憲兵隊使用時的牆面題字。(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農會倉庫被納入歷史建築,活化修繕前長這樣。(資料照,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農會倉庫被納入歷史建築,活化修繕前長這樣。(資料照,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農會倉庫被納入歷史建築,活化修繕前長這樣。(資料照,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農會倉庫被納入歷史建築,活化修繕前長這樣。(資料照,記者李容萍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桃園市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