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天

臺北市 17-18 ℃

學校禁戀愛七成民眾反對 學者籲落實情感教育

黃昆輝致詞時表示,超過四成民眾認為青少年陷入情感挫折時,最重要的支援還是家人的接納陪伴。(記者劉信德攝)

黃昆輝致詞時表示,超過四成民眾認為青少年陷入情感挫折時,最重要的支援還是家人的接納陪伴。(記者劉信德攝)

2024/09/14 12:23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情感教育不可忽視!根據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最新民調指出,近7成民眾不同意學校禁止高中以下學生談戀愛,不過在遭受人際情感挫折時,卻有近8成民眾對青少年情緒管理沒信心,超過7成與家人、老師關係不佳,但偏偏遭受情感挫折時最需要家人支持,因此呼籲應落實各級學校情感教育。

基金會針對超過1.3萬名18歲以上民眾進行青少年情感教育網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68%受訪者不同意學校禁止高中以下學生談戀愛,但有78.6%受訪者認為青少年面對人際挫折或關係不順時的情緒管理能力不好;而對網路交友,則更有81.4%受訪者擔心產生感情問題。

對於青少年與各種人際關係方面,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進一步指出,有93.2%受訪者認為青少年與友伴關係和諧;74.2%受訪者認為青少年與家人關係不好,主因在於學業表現或交友狀況與家人期待不符;另75.4%受訪者認為青少年與師長關係不好,與學生上課不認真、老師要求過嚴有關。

黃昆輝也提到,雖青少年與家人關係不好,但有44.4%受訪者認為青少年陷入情感挫折時最重要的支援還是家人,高過朋友的支持或師長的引導,不過卻有75.3%受訪者認為家長處理青少年情感問題能力不佳。追溯源頭,有79.1%受訪者坦承在個人成長過程,有被排擠或孤立的經驗。

因此,有50.4%受訪者支持學校利用親職教育期間,為家長開設青少年情感教育講座60.5%受訪者認為將情感教育列入必修課程是有效方法。黃昆輝認為,民調凸顯出青少年時期情感教育的重要,且家長與老師也需要提升和青少年溝通相處的能力,

民調小組召集人郭生玉表示,目前情感教育僅為性別教育中的一環,要教師願意教才能學到,在目前升學導向情況下,恐怕難以落實。建議教育部應落實各級學校情感教育實施,尤其要加強國高中階段的情感教育,且學校親職教育應優先納入情感教育知識。

台師大教育學院院長田秀蘭認為,要學習情緒管理、培養挫折容忍力,首先要能辨識情緒,激動時可深呼吸調節情緒,透過寫心情札記或靜坐等自我覺察,在人際中以同理心回應對方,培養情緒自律不失控等。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