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金黃鼠耳蝠年年報到 學童拍片守護

學生透過看見家鄉計畫,學會拍攝及剪輯,將操刀拍攝黃金蝙蝠紀錄片。(記者劉婉君攝)

學生透過看見家鄉計畫,學會拍攝及剪輯,將操刀拍攝黃金蝙蝠紀錄片。(記者劉婉君攝)

2024/06/19 05:30

新市大社國小建置多媒體中心 學生自行拍攝、剪輯 讓更多人認識黃金蝙蝠

記者劉婉君/專題報導

每年四至十月,台南市新市區大社國小都有金黃鼠耳蝠現身校園,棲息在大葉欖仁的樹葉間,校方最近運用南科管理局補助地方建設經費,在校內打造一座攝影棚,搭配「看見家鄉」計畫培養學童拍攝、剪輯的能力,學童將拍攝紀錄片,希望讓更多人認識為金黃鼠耳蝠,校方目前透過校友爭取設立常態展覽館。

打造攝影棚培養學生能力

金黃鼠耳蝠又被稱為黃金蝙蝠,五年前,由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人員在新市大社國小校園的大葉欖仁發現蹤跡,當時數量超過七十隻,此後,每年這段時間,師生都會發現嬌客再度準時報到,也成為學校環境教育的最佳教材。

近年來,大社國小運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補助地方建設經費,斥資逾三百萬元打造「科技廊道」,先後建置電腦教室、AI智造基地,以及最近才完成的多媒體中心,除了校內師生教學,也提供附近學校遊學。

其中,多媒體中心設有直播綠幕攝影棚和實境採訪區,去年五名五年級學生吳佑瀚、潘雅淑、謝欣晏、林昀希、蘇乙璇,在看見家鄉計畫的協助下,曾五度北上向專業導演學習拍攝、取景、剪輯、採訪等,五人除了將擔任種子,將所學傳給學弟妹,也準備為校園裡的黃金蝙蝠拍攝紀錄片,潘雅淑說,「希望讓更多人認識牠們。」

吳佑瀚等人站在大葉欖仁樹下,很快地便發現黃金蝙蝠棲息的身影,未來想要成為一名YouTuber的他,流利地介紹,黃金蝙蝠會在山上過冬後,四月再到校園內棲息。謝欣晏等人說,學校附近比較沒有農藥,環境乾淨,大葉欖仁的樹高、葉子又大片,沒有什麼雜音。

爭設展覽館供他校生遊學

校長蔡楠清說,現代許多學生想當YouTuber,希望攝影棚讓學生可以學習相關的素養,分享拍攝的影片,同時也有直播的功能,目前也已展開附近學校的遊學課程。

黃金蝙蝠是學生今年拍攝的主題,目前也有校友將協助爭取扶輪社的全球獎助計畫,希望能在校內設置黃金蝙蝠的常態展覽館,屆時周邊的學生都可以來學習,學生就是最好的導覽人員。

新市大社國小校園內的大葉欖仁,每年都有金黃鼠耳蝠棲息。(記者劉婉君攝)

新市大社國小校園內的大葉欖仁,每年都有金黃鼠耳蝠棲息。(記者劉婉君攝)

每年準時報到的金黃鼠耳蝠,是大社國小新生最佳的環境教育題材。(記者劉婉君攝)

每年準時報到的金黃鼠耳蝠,是大社國小新生最佳的環境教育題材。(記者劉婉君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臺南市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