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雉重要棲地海豐濕地邊坡崩塌 修復施工降低干擾

水雉(凌波仙子)出現在於蓮花旁。(縣府提供)
〔記者葉永騫/屏東報導〕二級保育類水雉等野鳥重要棲地的海豐濕地,生態池邊坡受魚類侵襲而崩塌,縣府環保局向環保署爭取到1904萬元補助,縣府自籌配合款896萬元,無縫接軌生態池邊坡改善工程,縣長周春米也指示,施工時務必對生態環境干擾降到最低。
為改善萬年溪水質,縣府在萬年溪上游建置濕地淨化水質,萬年濕地群由黃金、圳寮及海豐濕地組成,面積近30公頃,吸引了二級保育類水雉在此駐足,繁殖數量已由原來的4隻倍增至60隻,留在臺灣繁殖的冬候鳥花嘴鴨也出現繁殖,提供了野鳥遷徙棲息地。
去年8月濕地通過環境教育場域,縣長周春米視察海豐濕地與小小稽查員共同體驗教學,欣賞水雉曼妙英姿,認為海豐濕地採生態工法自然淨化水質,每日處理水量為1.1萬公噸,因應極端氣候充分發揮調節水資源角色,今年更讓下游萬年溪渡過乾旱時期。
近期海豐濕地生態池邊坡受魚類侵襲而崩塌,周春米指示環保局立即啟動工程先期規畫作業,斥資2800萬元無縫接軌生態池邊坡改善工程,濕地除了工程持續加速進行外,為維護生物多樣性,已主動向中央申請劃設為重要濕地,期以實際行動展現生態保育決心,建構生態環境永續宜居城市,而施工期間要求環保局務必將生態環境干擾降至最低,以免影響野鳥棲息。

水雉有如凌波仙子。(縣府提供)

縣長周春米與環保局小小稽查員。(縣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