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海港第一排景觀 基隆忠一路優先「變臉」
基隆國門廣場周邊是郵輪停靠門面,將持續補助改善建物景觀。(記者盧賢秀攝)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基隆市區就能看見藍色海灣,但臨港周邊許多建物景觀紊亂,有待規範、維護及管理,市府2022訂定「基隆市國門廣場周邊地區城市景觀自治條例」將在明年2月到期。都市發展處已公告「基隆市國門廣場周邊地區城市景觀計畫」,並舉辦說明會、公開展覽30天,將取消3年限制的落日條款,將以忠一路列為優先示範區,鼓勵建築景觀美容、立面設施減量,改善水岸第一排市容景觀。
市府調查,基隆熱點停留區域以基隆車站、國門廣場、東岸遊客中心、太平青鳥居多,打卡數量以海洋廣場16萬人次最多,基隆車站次之。
都發處長謝孝昆說,基隆多雨,建物表面易老化鏽蝕,建物廣告招牌及附掛物大小、擺放型式不一;夜間照明種類多元,騎樓附掛物種類繁多,商家及機車占用,影響整體視覺。
國門廣場周邊地區城市景觀自治條例實施後,有部分商家拉皮,但整體改善、規範需持續,因此取消落日條款,將擬定徵選機制,補助協助屋主改善現狀,包括立面清洗、管線附掛設施整理、立面塗布作業,立面設施物減量與規範,營造整體基隆國門廣場周邊的都市意象。
基隆改善國門景觀,以忠一路為優先示範區。(記者盧賢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