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漂流木變生物炭魚礁 試辦復育珊瑚

東華大學洄瀾共好大學社會責任中心等單位,在七星潭近海處進行海底淨灘。(東華大學提供)

東華大學洄瀾共好大學社會責任中心等單位,在七星潭近海處進行海底淨灘。(東華大學提供)

2024/06/18 05:30

〔記者王錦義/花蓮報導〕東華大學洄瀾共好大學社會責任中心、能源科技中心、工研院量測中心與花蓮海洋生態保育協會等單位,在七星潭近海處透過潛水員進行海底淨灘,清理出海底與海灘廢棄物合計四百廿公斤,清出的海廢將循環再利用,首創把漂流木透過氣化熱解製成生物炭魚礁復育珊瑚,初步研究比傳統魚礁復育效果好。

海底淨灘 海廢循環再利用

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主任白益豪說,過去海廢的去向成為熱門議題,這次與工研院量測中心以公益角度,導入生物質能科技,即運用高溫氣化技術來對海廢進行轉廢為能,把漂流木製成生物炭;接著再以循環再利用技術的思維研製負碳排放魚礁來進行海洋固碳。

東華洄瀾共好大學社會責任中心指出,在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中,使用生態混凝土魚礁作為珊瑚生長的基座,這些魚礁原料是經過特殊化學工藝製成的生物炭,這些生物炭往回一層,其實就是日常丟的垃圾,而這些也是海廢再利用的初步成果,預計近期開始擴大珊瑚礁群、海草復育的示範規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花蓮縣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