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竹縣橫山「槑齋」古印度佛窟式展覽館 館藏木雕菩薩意義非凡

槑齋的造型是古印度佛洞窟。(記者黃美珠攝)

槑齋的造型是古印度佛洞窟。(記者黃美珠攝)

2023/04/15 08:57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新竹縣橫山鄉內灣風景區對面有棟遠看似城堡,名字跟造型一樣罕見又有趣的「槑(音同梅)齋」。它是棟自然採光、不用空調的綠建築,也是專門典藏以台灣高級檜木、肖楠、牛樟木所雕成佛像的展覽館。館內展出的回首阿彌佛陀,與不僅坐而言、還會邁出右腳起而行的地藏王菩薩,是女主人黃秀華自己對佛理的感動和領悟後的分享。

這棟槑齋,可以說是男主人莊添祿送給愛妻的禮物。因為黃秀華篤信佛教,而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所以他們跟建築師林志成充分溝通後,決定選用古印度佛教洞窟式的概念來新建這棟「佛法」展覽館,庭園造景的設計也盡量跟大自然結合,層層疊疊的大石,讓槑齋整個內外環境都顯得獨樹一格。

黃秀華自豪地說,槑齋應是台灣唯一的佛教洞窟綠建築,裡面展覽廳完全自然採光,裡面供奉有回首阿彌陀佛、地藏王菩薩、18羅漢等。從2015年規劃、次年開始動工,直到2019年6月份才完成。裡面不用空調,但是通風、陽光俱足,主要拿來當藝文展覽館使用,整個展覽場足足有3樓半高。

槑齋當初主體灌漿後,把手工敲打下來的花崗岩片,一片一片用手嵌在外牆牆面上,足足有20多萬片,這在台灣也算是很少見的工法。

黃秀華說,會取名「槑齋」,一個解釋是它真的很呆,因為2個呆在一起。另一個解釋就2個(人)相親相愛。因為字體寫時是手牽手,而齋就是家、宅的意思。一個家一定有2個人來組合,所以一定要相親相愛、要呆一點;當一個開口的時候另一個就嘴巴小一點。所以佛家才會說:家是最好的修行道場,家和就萬事興、家和社會就安定。

原從事烘焙業的莊添祿、黃秀華,過去幾乎每年都會去東京參展觀摩,接著轉往京都參觀當地雅致的寺院。

黃秀華說,約莫30年前,她在京都永光堂看到本尊已經有千餘年的回首阿彌陀佛,當下她興起:這尊菩薩怎麼沒有看眾生的疑惑?朋友告訴她這就是佛的慈悲。祂不忍心芸芸眾生在婆娑世界中的苦,才會頻頻回首看眾生是否需要幫助,需不需要拉一把。

她聞言大受感動,所以買了張明信片回台請人複刻法像供奉迄今,因為她體悟到原來學佛就這麼簡單:你幫我一把,我拉你一下,大家共好就會成就人間淨土。

另外,她悟出地藏望王菩薩是個行動派,因為祂說過自己「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她獲得啟發「不能光說不練」,要學習祂的精神就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只是常見的地藏王菩薩法像或坐、或站,而她都認為不足以彰顯地藏王菩薩是大念力者的特質,所以請人重新雕刻,特別讓地藏王的右腳踏出去,期許能啟發觀者:耕耘自己的心田,就是要趕快去做。

黃秀華另次參觀京都某寺院儲藏室,發現他們囤積了好多的木頭,才知他們是為防木造寺院碰上祝融,也為每100年翻修整建的工作提早備料,正因此把相關的技法一併傳承給下一代,她當下很好感動。

後來參觀明治神宮,卻發現神宮的木料竟來自台灣阿里山的檜木,她頓悟京都之所以能是千年古都、有千年古剎與古佛,正是來自於前述的世代相傳。

回台後她立刻跟鄰居、木雕師傅蕭文周討論,她告訴對方「想留我們台灣最好的柴給子孫」。

1週後,對方拿1部大悲咒的經文建議她就刻這一套的菩薩法像,她認同後,對方就窮盡10年的時間來完成,現在這套全台目前唯一用台灣檜木所雕出的大悲咒,就跟前述佛像一樣典藏在槑齋。(16:26更新)

圖為槑齋的主殿,建物內完全使用自然採光。(記者黃美珠攝)

圖為槑齋的主殿,建物內完全使用自然採光。(記者黃美珠攝)

圖為槑齋的主殿,建物內完全使用自然採光。(記者黃美珠攝)

圖為槑齋的主殿,建物內完全使用自然採光。(記者黃美珠攝)

槑齋內全部自然採光。(記者黃美珠攝)

槑齋內全部自然採光。(記者黃美珠攝)

槑齋的名字有趣又寓意深遠。(記者黃美珠攝)

槑齋的名字有趣又寓意深遠。(記者黃美珠攝)

槑齋女主人黃秀華說,他們牆面嵌上了20多萬片的花崗岩。(記者黃美珠攝)

槑齋女主人黃秀華說,他們牆面嵌上了20多萬片的花崗岩。(記者黃美珠攝)

槑齋主人莊添祿(中)、黃秀華(左)以及策展人蔣育鳳(右)歡迎大家走訪這棟造型特殊的綠建築展覽館。(記者黃美珠攝)

槑齋主人莊添祿(中)、黃秀華(左)以及策展人蔣育鳳(右)歡迎大家走訪這棟造型特殊的綠建築展覽館。(記者黃美珠攝)

槑齋主人莊添祿(中)、黃秀華(左)以及策展人蔣育鳳(右)歡迎大家走訪這棟造型特殊的綠建築展覽館。(記者黃美珠攝)

槑齋主人莊添祿(中)、黃秀華(左)以及策展人蔣育鳳(右)歡迎大家走訪這棟造型特殊的綠建築展覽館。(記者黃美珠攝)

回首阿彌陀佛。(記者黃美珠攝)

回首阿彌陀佛。(記者黃美珠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新竹縣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