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嘉女學生穿街走巷 探索張李德和

中正大學與嘉義女中合作,師生實際探訪張李德和的足跡。(記者林宜樟翻攝)

中正大學與嘉義女中合作,師生實際探訪張李德和的足跡。(記者林宜樟翻攝)

2021/01/10 05:30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台灣重要女詩人張李德和於日治時期在詩、畫有傑出成就,並在嘉義地區推廣藝文,中正大學教育部深耕計畫團隊與嘉義女中合作開設「台灣阿嬤的芭比時代」體驗課程,師生追尋張李德和在嘉義市的生活足跡,以現代高中生的角度,從食衣住行各面向探索張李德和的日常生活,用新思維感受城市街道歷史。

攜手中正大學 開體驗課程

中正大學深耕計畫高中體驗大學課程由副校長張文恭主持、學務長鄭瑞隆推動,國藝中心主任江寶釵設計課程,嘉義女中教務主任連珮瑩協助;學生先透過觀賞影片,瞭解張李德和生平與對教育的貢獻,去年12月9日在嘉義市探訪她的生活圈。

訪女詩人生活圈 遙想風華

江寶釵說,張李德和成立「琳瑯山閣」藝文沙龍,經常舉辦詩會,如今現址為國華街合作金庫;師生到周邊的老店三美時裝、文園裱畫廊、悶紅館、新台灣餅舖、中正公園,遙想張李德和的生活方式與當時文化。

嘉女學生在過程中拍攝街景、創作兩行詩,她們探索琳瑯山閣的過往、研究旗袍樣式的歷史變化、日治時期延續至今的傳統糕餅文化、修學旅行的意義,還採訪開設50多年的老玩具店,走訪老嘉義人才知道的壺仙幼稚園。

有學生寫下「在峰迴流轉的筆觸間,流淌著那文人風起雲湧的年代,風華」詩句,讓江寶釵驚豔高中生的深度。

永慶高中也開課 展出成果

深耕課程也與永慶高中合作,學生在「台灣阿嬤的芭比時代」課程中瞭解台灣早期到現今流行文化轉變,設計心中理想的制服,並透過「易經的智慧」課程為自己卜卦;嘉女、永慶的體驗課程已完成,在中正大學文學院、嘉女、永慶佈展發表,展期至1月20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