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陸委會報告:中國走向「共同貧窮」

2023/01/03 05:30

(資料照)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為掌握中共第廿次全國代表大會(廿大)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倡導的「共同富裕」政策可能改革方向及其挑戰,陸委會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學者分析指出,「共同富裕」政策極易造成民粹陷阱,地方政府存在「寧左勿右」和政治投機心態,營造出反商社會氛圍,不利企業投資與創新動能,將加速損耗其經濟國力。

共同富裕反商 加速損耗國力

陸委會報告提及,中國自二○二一年以來力推「共同富裕」,選擇浙江做為首個政策試點。在「共同富裕」政策下,中共將持續強化對產業、數位平台、房地產、教育、醫療、文化的監管,黨對企業決策的參與也會持續加深,例如考慮由國有資本入股並持有個別科技公司一%股權,以使黨的影響力能在企業決策中發揮作用,確保科技企業與國家總體政策方針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中國正研擬設置資本「紅綠燈」。據分析,雖然中國尚未明確定義「紅綠燈」領域的資本流向,但由過去監管領域研判,包括網路數位平台、虛擬經濟、傳媒娛樂等,均可能被列入「紅燈」領域,而教育、醫療、房地產等與大眾民生相關產業,也是強化監管的重點領域,主要為降低市場化傾向,達成公共服務均等化,成為「共同富裕」政策思維下的重點發展趨勢。

二○二二年以來,中國面臨多重經濟風險,穩經濟成為官方短期首要任務,因此「共同富裕」政策的進展相對有限,但不代表政策有所轉向。相反的,中國對於完善分配機制具有高度決心,例如國家稅務總局已宣布今年底將基本完成「金稅四期」開發作業,將建置個人所得稅資訊雲平台,將來自不同部門的納稅人身分、單位、家庭、個人收入等資料予以整合,建成全國性的「一人式檔案」納稅人資訊。

此外,中國海南省、深圳等地均展開「高收入、高淨值」的雙高人群納稅調查,在個人雲數據整合後,對於擁有多筆不動產、海外所得戶資產、鉅額銀行存款、合夥企業的合夥人等,都會納入個人稅務稽查範圍。此種強化「富人稅」的追查措施,加強行業監管等作為,均對企業投資信心帶來重大打擊。

報告並指出,推動「共同富裕」急著分餅,中國恐在經濟成長速度趕不上分配消耗速度下,財富和資源很快就會消耗殆盡,最終導致走向「共同貧窮」。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