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鑽石飯碗為何留不住法官?過來人:補人、加錢、減量 改變判決文化

2024/01/06 05:30

法官是公務員體系中的鑽石飯碗,但去年仍有十九人辭任。(資料照)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法官是公務員體系中的鑽石飯碗,但去年仍有十九人辭任,其中一位已轉任律師的高等法院前法官張道周表示,法官是份穩定的好工作,這個體系也照顧法官,但工作量超過合理負擔,再加上外界的高標準,導致法官幾乎沒朋友,若要留人,除了補人、加錢、減量,寫判決的文化也要改變。

張道周指出,法官的工作量已高過合理負擔,使得一位認真負責的法官,必須靠著長期加班才能結案,就算跟家人出遊,仍心繫案件,身心壓力大;面對人民高度期待,也使法官不敢跟外界接觸,幾乎沒有朋友,種種因素,都可能是離職的原因。

增加人民對一審的信任度

二、三審案量才能減少

他建議,針對龐大案源,增補法官人數以分擔工作量,是最快速的方法;要提高留任的動機,加薪是最直接的手段;減少案量,則須透過修法把整個訴訟架構改為金字塔,增加人民對一審的信任度,減少二、三審案件。

張道周直言,法官耗時寫判決多是給上級審看,避免被撤銷發回,若要簡化判決書,法官應認識到要寫給當事人看,以民為本,才能減少書寫時間;人民則應相信一審,若一直抱持「上訴有機會」心態,二、三審的案量仍然無法降低。

曾任高院法官的黃珮茹也認為減量、補人、加薪是最有效方法,畢竟每位法官都超時工作,加班費上限卻只有一萬元,為了兼顧家庭,案件品質就可能被犧牲,法官喊累、當事人不滿意,惡性循環很難留人。

黃佩茹建議,上訴民事第三審的一五○萬元門檻與裁判費可與時俱進調高,讓民眾在提告前多評估;另把具有調解專才的法官調去專責處理調解案件,亦有機會紓解案源。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