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中國核潛艦現蹤 學者:不排除機件故障

2024/06/19 05:30

澎湖漁民在海峽中線捕撈小管,赫見中國核能潛艦。(漁民提供)

冒險走近路 以浮航狀態北返

〔記者吳哲宇/台北報導〕我國漁民昨日清晨於台海中線附近作業捕撈小管時,突撞見一艘中共潛艦上浮,後續並有軍艦趕來現場支援,一路伴護向中國方向行駛,其龐大的龜背造型,外界普遍認為是中共○九四彈道飛彈核潛艦。學者研判,不排除潛艦可能出現機件故障等重大問題。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表示,一般潛艦從南海回到渤海葫蘆島基地,正常狀態不會航行台灣海峽,而是會走台灣東部的西太平洋,不然就會提供我國情蒐的機會。

揭仲說,傳聞○九四水下噪音值很大,在台灣海峽水深普遍淺的環境下,共軍核潛艦冒著如此大的風險,也要選擇最短航程,並且以浮航狀態北返,不排除機件可能出現故障等重大問題。

揭仲也說,不排除該潛艦是因為淺水海域漁船、漁網等捕魚設施過多,潛艦避免被纏繞而上浮,但也有可能是因為上浮在某種程度可避免潛艦聲紋被國軍偵獲。前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教官呂禮詩也指出,中共潛艦浮航,可藉由海浪嘈雜聲掩蓋聲紋資料。

至於近年共軍軍艦頻繁現身台灣海峽,海巡具第二海軍屬性,是否也應加強情監偵能量?揭仲說,由於海巡艦艇的情監偵能量就不足,只能在潛艦上浮後跟監。海巡還是會與海軍分工,負責廿四浬內的監視範圍。揭仲建議,海巡可普遍增配無人機,增強對海面的監視,並與海軍建立共同圖像、資訊分享,這非常重要。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