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近千造艦無名英雄 默默付出

2023/05/22 05:30

參與「海昌計畫」的成員數約九百九十人,為了一切順利而默默地付出。圖為潛艦國造開工典禮。(資料照)

記者劉宇捷、涂鉅旻/專訪

國造潛艦正進行封殼作業,預計九月對外亮相,台船董事長鄭文隆接受本報專訪表示,由於我國很多因素掌握在他人之手,所有「海昌計畫」高層多少個夜晚為此徹夜難眠,直到東西送抵台灣港口才鬆口氣。

鄭文隆說,參與「海昌計畫」的成員數約九百九十人,大家都為了一切順利而默默地做,「與其說誰是無名英雄,不如說完成這個案子的英雄,都是無名的」!

紅區裝備到台灣前最煎熬

台船雖擁有超過五十年的造船經驗,建造大型水面艦的技術成熟,然而,建造潛艦卻是一項新的挑戰。鄭文隆說,相較於水面艦擁有更多的安裝及修改空間,潛艦則要在有限的空間裡,把所有東西「塞」進去,非常考驗技師的設計規劃能力。而來自國內、外的裝備,雖皆已獨立完成單機測試,不過裝上艦後,如何串連在一起運作,也是一項挑戰。幸好,台船擁有非常多經驗老到的師傅,如同穿針引線般妥善、巧妙地化解難題,這群專家也被稱為「建築師」。

潛艦原型艦是許多人的心血結晶,除了「建築師」之外,還有現場工班,以及其他四處奔波的參與者,鄭文隆表示,這些人才是潛艦國造的英雄,畢竟這個計畫海軍沒碰過、台船沒做過,很多因素落在他人手裡,一切也都是第一次,且團隊很多時候都是咬著牙撐著,用「師老兵疲」來形容過程一點也不為過,他也因此一直鼓勵大家,「再堅持一下就過去了」。

潛艦國造「紅區裝備」須仰賴國外進口,須取得他國輸出許可,鄭文隆說,這部分是最容易出狀況,有時好不容易取得許可,最後卻因外界壓力等因素取消,甚至東西都已經送到對方港口,才臨時喊「卡」。礙於我國很多因素都掌握在他人之手,所有「海昌計畫」高層多少個晚上為此徹夜難眠,一直要到東西送抵台灣的港口,才能真正鬆一口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