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中風患者新希望?新研究:「注射藻類」讓蝌蚪缺氧也能活

2021/10/19 18:15

德國慕尼黑大學(LMU)科學家最新實驗發現,將綠藻注入蝌蚪心臟,使血液將綠藻輸送至蝌蚪腦部,在不供氧的情況下,蝌蚪照光也能存活,研究團隊希望這項研究,能為缺氧引發的病症,如中風、高山症、潛水夫病提供新方向。(法新社檔案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德國慕尼黑大學(LMU)科學家最新實驗發現,將綠藻注入蝌蚪心臟,綠藻透過血液循環輸送至腦部,在不供氧下,發現蝌蚪靠著照光也能存活;研究團隊希望,這項研究能為缺氧引發的病症,如中風、高山症、潛水夫病提供新的治療方向;這篇研究發表在《iScience》

綜合外媒報導,德國慕尼黑大學科學團隊在實驗中,使用已經長出前肢的蝌蚪,並切斷蝌蚪的氧氣供應,再把綠藻(萊茵衣藻)和藍藻(集胞藻)混合後的漿液注射到蝌蚪心臟內,這些藻類藉由跳動的心臟被輸送至蝌蚪腦部。

當切斷氧氣供應時,實驗用蝌蚪的腦神經活動逐漸下降,不過,在光線照射下,蝌蚪在注射藻類15分鐘至20分鐘內,腦部神經活動再度開始,且與自行攝取氧氣的效果差不多,但是當研究人員把光線關掉,蝌蚪的神經元活動再度停止。

研究作者之一的斯特拉卡(Hans Straka)表示,這個實驗並不表示人體可以透過注射藻類來自行供氧,實務上還有一大段距離,但團隊成功展示了實驗原理,藻類產生的氧氣能夠使大腦恢復生機,這項研究也為啟動其他研究踏出第一步。

沒有參與研究的美國紐澤西州羅文大學的神經科學家馬丁內斯 (Diana Martinez)認為,這項研究若要延伸至其他應用,最先遇到問題是,研究中使用的蝌蚪皮膚是透明的,光線很容易能穿透皮膚,使藻類進行光合作用,若是其他構造較為複雜的動物,光線可能無法穿過皮膚,無法讓藻類在血管內發揮作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