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國教署、國教院共推「基地學校」實踐課綱精神

2023/10/08 14:13

特教生與普通生共體操作體感互動裝置,提醒人員工作時應遵守相關工安規定。(教育部提供)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為促進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共好,教育部國教署與國家教育研究院以3年為1期合作模式,共同發展「基地學校之特殊教育族群」融合教育計畫,建基於「平等受教權」的精神,身心障礙學生融入與普通班學生一起學習及成長,同時導入通用設計教學,以多種形式的資訊傳達,提供學生獲取資訊與知識的方式。

國教署舉台北市松山工農、國立基隆特教為例,2校共同規劃「職安體驗,共融避險」活動,讓為修習或已修習服務群共同專業科目「衛生與安全概論」之學生參與,並以建立職業安全與傷害的先備知識為基礎為主,並透過在融合情境學習的正向感受及職業安全與傷害議題回饋,更能落實工安意外預防與應變的處理能力。

國教署指出,2校學生透過虛擬實境方式體驗工作場域「鋼構組配」作業時容易發生的工安意外,由機構裝置模擬掉落物下降,了解佩戴安全帽的重要性,與遵守紀律保護自身安全;另「人因體感操」則利用體感互動裝置,判斷不同的工作姿勢,藉由「檢視上肢危害」,提醒人員工作時應遵守相關工安規定,防範職業所造成的身體傷害重要性。

國教署認為,融合教育結合新興科技及創新教學等模式,能促進特殊學生學習參與度、動機及成效,普通學生能進一步認識與同理特殊學生,同時學校能建立校內相關專業團隊,包括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心理治療、社工師等的多方合作模式,成為發展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的重要關鍵。

特教生與普通生一起體驗工作場域「鋼構組配」作業時容易發生的工安意外。(教育部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