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追新聞》大學合併變更強?學生一語道破盲點

2021/01/14 11:00

國立交通、陽明大學將於2月正式合校成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本報資料照)

〔記者蕭喬云、賴鵬翔、黃杏雅/台北報導〕國立交通大學與陽明大學將於2月正式合校,外界看好兩強合併之餘,更多人疑惑無招生危機的頂大、台灣國立大學近年吹起的合併潮究竟為了什麼?而相對深陷生存危機的私立大學卻無積極作為?學者坦言,在少子化衝擊下,不論是公公併或是公私併都無法改變部分大專院校退場的命運,但為了調整台灣高教市場,大學整併卻是必然趨勢。

本集《自由追新聞》實際探訪面臨學校整併的學生心聲,以及大學生對於教育部大學整併政策有何看法,同時透過學者分析,大學整併究竟能為台灣高等教育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實際採訪中,交通大學與陽明大學兩校學生幾乎皆對這次合併採樂觀意見,但認為國立大學整併政策作為因應少子化、提升競爭力的一環,施行方向仍有許多啟人疑竇之處。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詹盛如教授表示,國立大學縱然無招生危機,但透過整併整合資源、提升國際排名,廣義上也是增加招生,只是主攻的目標是優質頂尖國際學生和研究人員與師資。

面對少子化衝擊,詹盛如教授解釋,教育部在十年前提出大專院校整併計畫的構思並沒錯,只是這項預防政策未能有效落實,在現階段學生數遠低於大學招生數的情況下,不管如何整併都無法挽救若干大學面臨退場的情況。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梁學政表示,大專院校的整併涉及組織、人員重整與資源的分配,還包括文化與情感歸屬等問題,因此整併議題很難在學校凝聚共識,也讓大專院校整併計畫難以推動。

但大專院校倒閉危機迫在眉睫,既然公公併行不通,許多人開始提倡公私併,對此詹盛如教授澄清,公私併的重心應該放在互補,例如以醫學、傳播來說,私校發展相對於國立蓬勃,若能將這些根基不錯的私校與公校合併,就能整合資源拓展專業發展。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梁學政表示,政府目前已初步規劃,以不修法為前提、跨校合作為主,讓公私立大專院校漸進式整合彼此教學和研究等面向。

訂閱【自由追新聞】

全新的視界!新聞話題不漏接,快訂閱YouTube 【自由追新聞】,記得開啟小鈴鐺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