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牡蠣殼再利用成為鳳螺養殖底砂 解決廢棄物問題

2020/10/20 11:21

澎湖牡蠣成為養殖主力,但年產萬噸事業廢棄物。(記者劉禹慶攝)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澎湖牡蠣已成為養殖主力,但年產萬噸的牡蠣殼事業廢棄物,成為各界頭痛的問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今日舉行「養殖綠色新科技─牡蠣殼的再生循環利用」觀摩會,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及解決之道。

牡蠣養殖為澎湖重要水產養殖產業,每年可為澎湖帶來約5億產值,相對地也產生約1 萬公噸的牡蠣殼事業廢棄物。研究顯示,牡蠣殼可經由再製而運用於化妝品、農業肥料及飼料等用途,卻因運輸成本及產業利用上的不足,致使大量牡蠣殼仍以堆積存放的方式造成環境的負擔,馬公菜園及白沙講美都出現相同問題。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邱韻霖,利用廢棄牡蠣殼,取代高經濟價值鳳螺養殖所需要之珊瑚底砂,降低因珊瑚砂的禁採帶來鳳螺養殖的衝擊,將牡蠣殼粉碎成與珊瑚砂粒徑相同大小的尺寸,藉由牡蠣殼吸附水中磷酸根及重金屬,與象牙鳳螺高密度養殖技術結合後,可增加鳳螺活存率及成長率。除了可以取代珊瑚砂外,並優於台灣現階段鳳螺養殖所使用的黑色溪砂,鳳螺殼肉飽滿且外殼顏色更討喜。

主任謝恆毅表示,透過觀摩會,除推廣牡蠣殼之效用外,並藉由牡蠣殼砂取代鳳螺養殖底質作為穩定水質的操作,化解水產養殖業者對牡蠣殼砂取代養殖池底質的疑慮,了解牡蠣殼再利用可創造的附加價值,也讓參與民眾改變牡蠣殼只是廢棄物的看法,並希望吸引業者的興趣,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每年生產的牡蠣殼,都在岸邊堆積如山。(記者劉禹慶攝)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利用各種底砂,研究養殖鳳螺利弊得失。(記者劉禹慶攝)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推動養殖綠色新科技,舉辦牡蠣殼的再生循環利用觀摩會。(記者劉禹慶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