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竹市螺鈿工藝獲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 獲經費傳承工藝

2019/01/28 14:51

新竹市特有的「螺鈿工藝」經文化局審議,確定登錄為無形的文化資產,而螺鈿工藝常用在傢俱和各種工藝品上,是用貝殼做成的藝術品,相當精緻。(記者洪美秀攝)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螺鈿工藝是一種將貝殼鑲嵌入木材中,做成傢俱、屏風、文鎮等藝品的技術,但因製程耗時費工,面臨失傳危機,新竹市文化局24日召開「新竹市無形文化資產」審議,決議登錄「螺鈿工藝」為傳統工藝類文化資產,且獲中央補助,將投入250萬元,與大專院校和中小學藝文課程結合,傳承這項傳統工藝。

文化局表示,螺鈿工藝與新竹生活有特殊的文化歷史情感,且50年代深受美國人喜愛,還曾創下高出口商機,尤其是鑲在傢俱上的螺鈿工藝,也因此成為新竹市的重要工藝技術,更成為螺鈿工藝的重鎮,加上工法根基厚實、獨特,自創工具及稀有的材料更是彌足珍貴。

不過,隨著其他裝飾技術的開發,加上螺鈿切割耗時又費工,創作過程相當辛苦,因此傳承人才甚少,已面臨著凋零與消失的危機。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為保存這項工藝,已在24日召開會議,將成為繼玻璃、木雕、漆藝、北管、竹塹中元城隍祭典外,第六項獲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

其中通過審核的3位工藝保存者都是設籍且居住在新竹市,包括陳甫強、張茂森、張茂欽,表揚及肯定3位師傅不遺餘力的創作與傳承這項傳統工藝。

文化局表示,除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也向文化部爭取到「竹塹工藝推廣扎根計畫」經費,將投入250萬元推廣傳承這項技藝,透過傳習人才培育、藝苗育成教育推廣、青年大使培育推廣等主軸,與大專院校相關系所學生合作,結合中小學藝文課程,傳承這項傳統技藝。

文化局表示,螺指的是貝殼,鈿指的是鑲嵌,螺鈿工藝又可分軟螺鈿及硬螺鈿兩種,多應用於漆器工藝與家具及日用品裝飾。軟螺鈿是將貝殼切成薄片貼在漆胎表面,硬螺鈿則需要在木塊上挖凹槽做鏤空效果,再將貝殼鑲嵌上去,技術難度更高。

文化局表示,陳甫強、張茂森、張茂欽等工藝保存者,不僅有卓越的技術,更有對此項工藝的執著,持續創作、傳習與推動,是新竹市乃至全台「螺鈿工藝」的典範代表與重要薪傳。

其中陳甫強的父親陳志升是第一代發展螺鈿產業匠師,陳甫強克紹箕裘,熟知傳統螺鈿工藝的知識與技術,並掌握其藝術的表現形式。擁有家傳的傳統技藝,更擁有技藝傳承的使命感,堅持使用傳統自製的鋼質鋸絲及鋸弓,發揚傳統工藝文化,且熱心義務教學,曾到很多學校指導教授這項技藝。

而張茂森、張茂欽兄弟,也是師傳陳志升、李平球的傳統知識與技藝,但也勇於創新與突破,自行研發「掐絲螺鈿」,其掐絲的絲由貝殼所鋸切,鑲嵌在貝殼間,形制類似金屬工藝的「掐絲琺瑯」,有別於傳統的螺鈿工藝,兼具傳統及創新,獨樹一格。

新竹市特有的「螺鈿工藝」經文化局審議,確定登錄為無形的文化資產,而螺鈿工藝常用在傢俱和各種工藝品上,是用貝殼做成的藝術品,相當精緻。(記者洪美秀攝)

螺鈿工藝大師陳甫強對保存螺鈿工藝及傳承技藝不遺餘力。(記者洪美秀攝)

新竹市螺鈿工藝大師張茂森(左)與張茂欽(右)兄弟,對螺鈿工藝還有創新做法,相當不簡單。(記者洪美秀攝)

新竹市特有的「螺鈿工藝」經文化局審議,確定登錄為無形的文化資產,而螺鈿工藝常用在傢俱和各種工藝品上,是用貝殼做成的藝術品,相當精緻。(記者洪美秀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