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張榮豐:主政者要有戰略思考

2016/02/21 06:00

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祕書長張榮豐20日出席台灣教授協會舉辦的「政治與社會共構 :重建以人為本的台灣經濟」學術研討會,並發表專題演講。(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曾任國安會副秘書長的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秘書長張榮豐,昨在一場研討會表示,台灣當前經濟決策存在幾個問題,包括決策缺乏戰略思考、目標願景,且缺少實地研究,因而淪為口號,新政府應記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台灣教授協會昨天在台大霖澤館舉行「政治與社會共構:重建以人為本的台灣經濟」學術研討會,張榮豐受邀發表專題演講。

馬大部分力氣用在戰術、戰技

張榮豐表示,「戰略」與「戰術」思維模式不同,戰術是處理當前狀況,屬於直線式反應,戰略則處理未來的狀況,必須先設定目標願景,至少先要花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時間規劃,才知道「棋要下在哪裡」。總統應該要做的是戰略思考,告訴人民國家未來的方向,但馬英九總統經常把大部分的力氣用在戰術、戰技,甚至停留在工具層次。

張榮豐舉例,馬政府推動自由貿易經濟示範區,但自經區到底是什麼?主事者繞來繞去只說得出「高端服務業」等詞彙,連具體圖像都說不出來,最後只說要「廟口開講」,用庶民語言講給社會大眾理解,這就是沒有願景、目標、方案,只有口號的政策。

他說,台灣政策經常缺乏實地研究,馬政府以愛用「博士內閣」聞名,但是台灣學界近年為了拚期刊論文發表率,往往不做實地調查,只坐在研究室把台灣統計數據硬套進西方模型,最後做出脫離真實世界的結論;這些學者習慣做務虛學問,一旦從政就會變成「庸醫誤診」。

張榮豐說,這幾年來,在國家缺乏整體策略規劃下,各部會往往分工紊亂,各行其是,造成社會災難;新政府若不想重蹈覆轍,在上任前,就要先想好卸任那天,國家將呈現何種圖像?再據此倒推出政策時程,他強調,主政者要有戰略思考、目標願景,才能避免施政失去方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