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文化人醉了 余光中:他早該得獎了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大爆冷門,由七十五歲的美國創作歌手巴布.狄倫獲得。(歐新社)
〔記者孫梓評、楊媛婷、吳柏軒/台北報導〕詩人余光中是巴布狄倫的死忠粉絲,他就曾把聆聽狄倫名曲「Blowin’ in the Wind」的靈感,寫成「江湖上」一詩,經楊弦譜曲,成為台灣民歌運動史上第一批發表的創作。如今得知Bob Dylan獲獎,余光中淡定表示:「他早應該得獎了!大家不把他當文學家,令我很意外。」
「歌詞當然也得視為詩的一種」
他回憶,當年因為「在美國時對自己的身分發生了感慨跟懷疑」,正好聽見狄倫的歌,「非常感動,他的聲音裡有一種苦澀」;那時嬉皮文化風行,反戰聲浪盛起,「他的苦澀,大概也跟越戰有關」。身為詩人,余光中說:「歌詞當然也得視為詩的一種。」
諾貝爾高度 張大春︰擴展文學定義
作家張大春認為,給巴布這個獎,不但讓人看見諾貝爾文學獎的高度,也看到該獎隨著時間不斷進化,擴展了「文學」的定義,未來若由電影大導演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不讓人意外。
平路:幫瑞典學院按一百個讚
人在國外的小說家平路開心表示︰「今年文學獎頒給一位『吟遊詩人』,我要幫瑞典學院按一百個讚!」因為讓大家知道,「除了形式之外,文學還有無限可能」!「巴布狄倫用最抒情的方式,最簡潔的語言,到達了每一個人的心底。」平路說:「巴布狄倫的歌就是詩,那麼抒情,卻能撼動原以為不可改變的體制與既成的規範。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抗議、可以發表強烈的意見,無論東西方世界,只要聽過他的歌,不可能不受影響。」
李敏勇:詩歌合流風潮回歸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詩跟歌分開,狄倫獲獎代表詩歌合流風潮的回歸。」詩人李敏勇表示,狄倫的歌曲富有社會意識與關懷的詩意,「與其說狄倫是歌手,但從作品來看,稱他為『吟遊詩人』更加合適。」諾貝爾文學獎長期以來被視為嚴肅的文學機制,得獎人作品大抵是古典定義下的小說、散文、詩作等,「狄倫的獲獎是個驚喜的意外,但就詩歌的傳統來說,獲獎也有其道理。」
台大外文系教授廖咸浩認為,六○年代,嬉皮思想當道,回歸自然的地下文化用反戰、反抗的歌聲,強力對抗著政治、軍事、工業三者「惡魔」複合體。當年的文青受到巴布影響,都想拿著一把吉他,到處創作歌唱、浪跡天涯了。
廖咸浩︰流行音樂文化深度躍檯面
廖咸浩說,這次給獎,讓流行音樂的文化深度躍上檯面,因巴布的歌詞有時抒情、有時抗議、有時更富有哲理,也關注現實,情歌更非常厲害,把所有民歌手可扮演的角色都集於一身。
巴布狄倫最初堅持只用木吉他,不願「插電」,後來毅然轉變,開始用電吉他,也讓人看見他的善變。
-
文學獎得主不一定是純作家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也拿過
-
2016諾貝爾文學獎 美國歌手巴布狄倫獲獎
-
高雄房市金三角!美術館、農16後 遠雄沐蘊插旗中都重劃區
-
巴布狄倫奪諾貝爾文學獎 村上春樹再度陪榜
-
Blowin’ in the Wind 隨風飄盪 美民權與反戰運動的國歌
-
宜誠日沐 大埔重劃區 好好建築2~4房
-
不只是諾貝爾獎! 巴布狄倫也曾拿過普立茲獎
-
《TAIPEI TIMES》 MAC to investigate ‘united front’ claims
-
《TAIPEI TIMES》 Old buildings challenge for ‘super-aged’ society: expert
-
《TAIPEI TIMES》 Legislature proposes law against organ harvesting
-
《TAIPEI TIMES》 Improved technology detects origins, prevents foreign leaves in local tea
-
《TAIPEI TIMES》 Low birthrates lead to school closures
-
《TAIPEI TIMES》 Man sentenced to prison for endangered animal abuse
-
《TAIPEI TIMES》 Ko Wen-je granted bail again
焦點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