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推測寶林茶室案禍首恐是米酵菌酸 死亡率達3成無有效療法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坦言此案「非常不尋常」,目前推測可能性之一是「米酵菌酸」。(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案已出現2人死亡,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坦言此案「非常不尋常」,目前推測可能性之一是「米酵菌酸」,目前無有效治療方式,只能採取支持性療法,根據中國文獻資料,死亡率可達3成。
楊振昌認為,此案非常不尋常,原因要查清楚,不然大眾會恐慌。他指出,目前可確定的是,這些個案的症狀與常見的細菌、病毒性食物中毒好像都不太一樣,不只收治個案的醫院沒有培養出細菌,病人狀況也相當嚴重,甚至出現疑似有關的2例死亡個案,這在一般食物中毒是相當罕見的。
楊振昌指出,目前推測可能的原因之一為「米酵菌酸」,主要是米或玉米製品保存不當時,可能產生Burkholderia gladioli菌,然後此細菌再洐生出毒素,最可怕之處在於會干擾身體產生能量的路徑,人體沒有能量,細胞就會死了,自然影響呼吸等正常運作機制。而毒性強弱與作用機轉有關,也與食用量高低有關。
楊振昌指出,「米酵菌酸」食物中毒事件,過去在台灣沒有發生過,但中國三不五時就有類似事件,有一篇文獻提到中國2010到2020年有130幾人中毒,死亡率約3成,沒有特殊治療方法或解藥,換句話說,目前欠缺有效療法,只能使用支持性療法。雖然中國曾有單一個案經過血漿置換術成功治療,但個案數有限仍須更多實證證實。
楊振昌說明,也有人認為此案可能是仙人掌桿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確實可能在米麵等澱粉類發生,但過去個案通常沒有到這麼嚴重的情況,並不是說一定不會死亡,只是以機率來說,以此案現有狀況來看,似乎不是那麼像,但實際還是要看疫調與檢驗結果而定。
-
曝調查食物中毒「眉角」 公衛專家何美鄉:保留人為蓄意破壞思維
-
寶林茶室死者女兒淚訴父「吃一次飯就沒了」 還原發病過程要求相驗
-
新月大河 新月橋河岸首排2~3房
-
寶林茶室案2死 北市衛生局長:相當罕見非典型的食物中毒案例
-
台北「寶林茶室」食物中毒疑案 台南也傳受害者
-
自由說新聞》美國會「這幕」護台嗆中!最新「台灣人民調」曝光
-
無懼藍白攻擊 沈伯洋:公民大罷免行動不因抹黑而停止
-
稅收、超徵皆創新高 國民黨團:還錢於民每人發1萬
-
促罷免救台灣 李忠憲:立法院打算把三軍統帥換成韓國瑜
-
藍白強推「罷免須附身分證影本」 尹立:史無前例的民主剝奪
-
揭露多起性騷案及霸凌案 台北市議員陳怡君辦公室被搜索
-
溫朗東赴北檢告發李彥秀圖利 涉關說中州科大「人口販運」
-
自由說新聞》矢板明夫、曹興誠分析大罷免:向世界宣布「這件事」
臺北市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