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新春書摘 辦公室靜心冥想的練習

2016/02/14 06:00

新春書摘 書名:辦公室靜心冥想的練習 作者:雪倫.薩爾茲堡 譯者:李芸玫 頁數:360頁 定價:350元 出版社:橡實文化

雪倫.薩爾茲堡

均衡──

把你從「你是誰」

以及「你的工作」中

區分出來的能力

我們生長在一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裡,在這個過度擴張的年代,我們忙於應付越來越多的要求。每天大量湧入的資訊,讓維持正念成為越來越大的挑戰,尤其是在忙亂、鬧哄哄的工作環境裡。當我們像一顆乒乓球般前後奔波跑跳,往來於電話和電腦、合約責任和截止期限之間時,我們也許會想要有些許的均衡,以幫助我們在不斷分心的狀況下,尋得心中的平靜。

均衡是職場上快樂的第一根支柱,如果沒有均衡,就很難把工作做好或是享受生活。在面臨持續要求的狀況之下,如果沒有一點喘息的空間,我們就不會有創造性,無法稱職地做好工作,也無法保持心情愉悅。如果我們在聽到批評時大發雷霆,或是沒能好好控制住日常的壓力,我們就無法與人和睦相處。就像一棟堅固的大樓需要既平穩又牢靠的基礎,如果我們想承受得起工作上的壓力,並且想讓工作發展得欣欣向榮,用心地保持均衡,可以提供給我們所需要的最重要基礎。

正念──靜心冥想讓你不受困於壓力之中

在展開新的計畫、會議或對話之前,先問問自己:「我最希望從中看見什麼樣的事情發生?」

根據若干的研究和調查顯示,大部分的人認為工作是生活中重大壓力的來源,過半數被詢問的人指出他們被主管或是同事看扁了,並且計畫在來年找新的工作。長時間的工作,對責任缺乏控制,組織的約束和限制,人與人之間、人與工作之間的衝突,角色的曖昧不明,以及擔心被開除,再加上不斷地擔心找不到其他工作,全都是讓人不快樂的常見壓力因素。

正念會引發腦部所謂的「進入狀態」(toward state),這是一種對各種可能性都採取開放態度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感到好奇、開放,並且對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感到興致勃勃──所有優異的特質都對工作的蓬勃發展有著莫大的好處。神經科學告訴我們,創造力和承諾能讓人變得更快樂。但是當今科技掛帥,無孔不入的科技生活讓世界上的壓力出奇的大。工作時間長以及高度的壓力,讓我們無時無刻不處於插電狀態。儘管筆記型電腦、高速網路、行動科技和社群媒體都對我們與外界的連結有美好的貢獻,但是它們也加強了我們的一種行為,那就是關掉進入狀態,讓我們進入自動導航模式。

我的一位學生桑妮雅,最近捨棄了她自由撰稿人生涯,轉而進入繁忙的辦公室工作。她被迫從安靜、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轉換到每日對同事展開強烈需索和她所謂的焦躁震動模式。「有時候,當我在開會或是面臨截止日期的時候,常覺得自己快喘不過氣來,」桑妮雅承認,「我被幾十個講話快、行動快、令人窒息的人所包圍。我的生活裡排滿了會議、腦力激盪集會以及電話會議。」

這是很常見的景象。對許多人來說,職場生活並非是讓他們覺得快樂和有價值的場所,充滿沮喪和不確定。桑妮雅很怕失去工作,她覺得自己已經在賺錢謀生的過程中迷失了自己,但她別無他法,只能繼續忍受有害的環境造成的後果。

所幸,靜心冥想有辦法反轉壓力對身體和情緒所造成的負面效應。訓練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更能覺察內在的想法,以及周遭當下所發生的事情的行為,可以發動我們的腦細胞集結成一種可以強化主神經系統結構的模式,這樣的模式是諸如做決定、記憶、情緒的柔軟度和培養獲得快樂的要素(彈性、平靜、沉著、對他人的慈悲心)等日常工作的關鍵。

正念是「聰明的注意力」,

也是「專注地覺察我們此刻的經驗」。

神經科學家、也是研究冥想與快樂關聯性的先驅理查.戴維森博士指出,「我們的情緒是可以訓練的。不幸的是,我們並沒有正視這個革命性觀念的重要性。」戴維森解釋說,當壓力壓垮我們的時候,我們會變得心煩意亂,或做出讓我們後悔的事情,這是因為我們的杏仁核已經綁架了前額葉腦皮層的執行中樞。杏仁核的作用就像是一個執行助理或是一個快速撥鍵的迴路,它會記錄下最新的似乎會對我們造成威脅的事情。每當同樣的狀況發生時,腦部最原始的部分會讓我們以同樣的方式對之做出反應,這意味著我們偶爾會有低於水準的表現。這就是為什麼「神經中樞通往柔軟而有彈性的關鍵,在於我們能多快從那種狀態下復原」,戴維森指出。

這也是為什麼商學院會為了激勵MBA而開始教導正念技巧,以及正念訓練何以會被越來越多的主流公司視為不可或缺的管理技巧的原因。

正念可以提升我們的注意力,或者讓注意力更為清明,讓我們可以更全面更直接地跟發生的事情產生連結。很多時候,我們對正在發生之事的覺察,受到偏見、積習、恐懼和自以為的想像所扭曲。正念則會幫助我們看破這一層,即使它們真的出現了,我們也可以更清楚地覺知到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正念有一種互為關係的特性,它所仰賴的並不是所發生的事情,而在於我們與正在發生的事情所對應的關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任何地方都用得上正念。我們可以在歡樂和悲傷、愉悅和痛苦、聽到美妙的音樂和尖銳的聲音時,保持正念。正念並不表示要把所有的東西都扯平,然後把它們變成一大坨,不去分辨其中的差別、強度、滋味或質地。

我們很容易誤解正念,以為它是被動的、自滿的,甚至有點無聊。我最近在一個地方教課,我在正式展開靜心冥想教學之前,建議大家輕鬆地坐下,聆聽室內的聲音。有位仁兄舉手發問:「如果我聽到火災警報器響起,我是不是該抱持正念坐著,明瞭自己正在聽著火災警報器直到消失,或是我該起身走掉?」我回答:「如果有火災,我會抱持著『正念』起身並離開!」

我知道他為什麼會問這樣的問題。當我聽到一些時常用來形容正念的句子,諸如:「與如實同在」、「接受當下的片刻」、「不要迷失在評斷中」等等,這些句子聽起來都很不來勁。真正的正念經驗,是會帶來生氣勃勃、有活力的和開放的空間,如此才可以容納創造性的反應。在正念之中,我們的洞察力和智慧會變得更敏銳,而陳腐的先入為主偏見,以及自動而僵化的習慣性反應,就不會再繼續支配我們的生活。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